[发明专利]一种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0589.8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1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丽;陈学峰;袁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8/12 | 分类号: | B01J38/12;B01J38/20;B01J23/9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再生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待生催化剂引入再生设备中,使所述待生催化剂在所述再生设备的催化剂密相床层中与含氧气体接触并发生烧焦再生,将烧焦后产生的气体在所述再生设备的催化剂稀相床层中与第一甲醇物流接触并继续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待生催化剂与含氧气体进行烧焦再生之前,将所述待生催化剂与第二甲醇物流进行预燃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密相床层的线速度为0.5-2m/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密相床层的线速度为0.8-1.5m/s。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稀相床层的线速度为0.1-1m/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稀相床层的线速度为0.4-0.7m/s。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甲醇物流的用量占所述含氧气体的总用量的1-10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甲醇物流的用量占所述含氧气体的总用量的1-5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甲醇物流的用量与所述待生催化剂的用量的重量比为0.001-0.0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甲醇物流的用量与所述待生催化剂的用量的重量比为0.001-0.005:1。
11.根据权利要求1、2、4、6和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再生设备的催化剂密相床层的温度为600-750℃,所述再生设备的催化剂稀相床层的温度为620-760℃,再生时间为0.5-3min。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再生设备的催化剂密相床层的温度为650-710℃,所述再生设备的催化剂稀相床层的温度为660-720℃,再生时间为2.5-3min。
13.一种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再生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主风分布器(5)和第一甲醇分布器(6),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位于下部的催化剂密相区(1)和位于上部的催化剂稀相区(2),所述主风分布器(5)位于所述催化剂密相区(1)中,用于向所述再生设备中引入含氧气体,所述第一甲醇分布器(6)位于所述催化剂稀相区(2)中,用于向所述再生设备的催化剂稀相区(2)中引入甲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再生设备,其中,所述再生设备的待生催化剂入口设置于所述催化剂密相区(1)的上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再生设备,其中,所述待生催化剂入口的位置设置在从下至上催化剂稀相区高度的0-10%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再生设备,其中,所述再生设备的催化剂密相区(1)中设置有预燃烧区(20),所述预燃烧区(20)内设置有第二甲醇分布器(12),用于向所述预燃烧区(20)中引入甲醇,且所述主风分布器(5)位于所述预燃烧区(20)的外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再生设备,其中,所述预燃烧区(20)由套筒(11)和所述壳体的底部界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再生设备,其中,所述再生设备的待生催化剂入口位于所述预燃烧区(20)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3、14和16-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再生设备,其中,所述再生设备的再生催化剂出口设置于所述催化剂密相区(1)的中下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再生设备,其中,所述再生催化剂出口的位置设置在从下至上催化剂密相区高度的0-20%处。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再生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甲醇分布器(6)的位置设置在从下至上催化剂稀相区高度的5-20%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再生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甲醇分布器(6)的位置设置在从下至上催化剂稀相区高度的10-15%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05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