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0683.3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效辉 |
主分类号: | F16H47/02 | 分类号: | F16H47/0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261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直线动力转换成扭矩输出的动力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圆周运动在现实中使用非常广泛,常见的有扭矩作为驱动动力用来驱动车辆或者螺旋桨等。发动机是将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扭矩输出的典型代表之一,将燃料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但是在生活中常见一些末端输出为直线运动的机构,这些能量便白白的浪费掉了。
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很多关于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扭矩输出的动力装置,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1660593A的说明书公开一种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圆周运动的传动机构,包括与输入动力水平运动连接的活塞推杆、支承座和大飞轮,在活塞推杆的中间部位设有零克轴,零克轴上装有零克轮,大飞轮上固定有一个中间空心的桃圆轮,零克轮边紧贴桃圆轮边,动力轴中心穿过大飞轮的中心并成为一体,动力轴安装在动力轴承上,该机构能够减少活塞对气缸的磨损,能长时间保证气缸在不失圆的状态下持续工作,降低摩擦产生的温度,这样发动机的就可以在密封和润滑的状态下工作,进而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这些机构都是需要将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圆周运动,但是如何将单程的直线运动高效的转换为圆周运动,目前还没有文献记载,现实生产中也没有如此应用,因此,如何高效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扭矩输出是当前机械动力领域面临的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转换装置,能够将直线动力高效的转换为扭矩输出,且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转换装置,包括连接直线动力机构的第一关联轴和用于输出扭矩的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关联轴与动力输出轴平行设置,所述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转换盘,所述转换盘的周边设有两组上下布置的弹顶组,位于上方的所述弹顶组包括若干数量为偶数且环形阵列的上导柱,所述上导柱径向滑动安装于所述转换盘上,位于下方的所述弹顶组包括若干数量为偶数且环形阵列的下导柱,所述下导柱径向滑动安装于所述转换盘上,所有所述上导柱和下导柱与所述转换盘之间均设有压缩弹簧,相邻所述上导柱与下导柱之间的夹角均相等;所述第一关联轴上设有在一角度范围内往复摆动的第一上液压油缸和第一下液压油缸,所述第一上液压油缸与第一下液压油缸的摆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上导柱的顶部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下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下导柱的顶部位置相对应,以所述转换盘转动方向为正方向,所述第一关联轴的下游设有一第二关联轴,所述第二关联轴平行于所述第一关联轴,所述第二关联轴上设有往复摆动的第二上液压油缸和第二下液压油缸,所述第二上液压油缸和第二下液压油缸的有杆腔内均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二上液压油缸与所述第一下液压油缸同步设置,所述第二下液压油缸与所述第一上液压油缸同步设置,所述第二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上导柱的顶部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下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下导柱的顶部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上液压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二下液压油缸的无杆腔相连通,所述第一下液压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二上液压油缸的无杆腔相连通;所述转换盘的外周设有一承接所述压缩弹簧作用力的平压板,所述平压板靠近所述压缩弹簧的表面始终与所述第一上液压油缸或第一下液压油缸在死点位置时活塞杆的顶部保持齐平。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上液压油缸与第二下液压油缸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液压油缸与第二上液压油缸传动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计了转换盘,在转换盘的外周设置了上下两组弹顶组,由直线动力机构驱动第一关联轴带动第一上液压油缸、第一下液压油缸和平压板施力于压缩弹簧,存储弹性势能,一旦偏离死点位置,在压缩弹簧不平衡力的作用下驱动转换盘转动,然后第一上液压油缸和第一下液压油缸分别交替压缩上导柱和下导柱的同时,将弹性力传递到位于下游的第二下液压油缸和第二上液压油缸,驱动转换盘转动,上导柱和下导柱交替偏离死点的同时,第二下液压油缸和第二上液压油缸交替脱离下导柱和上导柱,整个过程中使压缩弹簧交替被压缩和压缩弹簧的势能交替释放做功,能耗低,连续性强,将直线动力高效的转换为扭矩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换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传动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初始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工作位置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效辉,未经刘效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06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餐厨垃圾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溶氧曝气装置及应用其的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