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足够的空气含量保暖服装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1068.4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6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雅顺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31/02 | 分类号: | A41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足够 空气 含量 保暖 服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装,尤其涉及一种有足够的空气含量保暖服装。属于服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服装是一衣一用,根据季节设计,再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此种服装无法一衣二用,容易太热或受寒,而普通的如羽绒服,棉服等服装产品,多采用人工操作缝纫机进行产品缝制,通过缝纫线迹,形成羽绒或填充物的储存空间,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和产品工艺的要求,为保证产品质量和穿着效果,在采用的生产材料和生产工艺等方面有很多要求和限制,尤其在制造材料选用,缝制工艺以及穿着体验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另外,传统服装所采用的面料保温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有足够的空气含量保暖服装,此有足够的空气含量保暖服装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可以正反面交替换穿,同时此有足够的空气含量保暖服装重量轻、强度高、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并且由于没有缝纫针脚,不再有热量流失管道,所以面料的保暖性能得到提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有足够的空气含量保暖服装,其特点是:所述有足够的空气含量保暖服装包括外层的反射性强的背面织物和内层的反射性弱的正面织物,所述背面织物与正面织物之间设置有保暖层,所述保暖层包括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内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之间具有间隔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粘合段,粘合段处的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粘合在一起,相邻的粘合段之间的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之间形成填充空间;所述正面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为中空的结构,在经纱和纬纱的中心沿轴线有通孔。
本发明一种有足够的空气含量保暖服装,其粘合段的宽度为2mm-15mm。
本发明一种有足够的空气含量保暖服装,其内层面料外层面料均为单层的高支数高密度面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一种有足够的空气含量保暖服装,正反面分别采用反射性强的背面织物和反射性弱的正面织物制成,可翻转反穿,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当白天较热时,把反射性强的背面织物的一面穿在外面,达到降温的效果;当晚上较冷时,把反射性弱的深色面来哦的一面穿在外面,达到保温的效果。
2、本发明一种有足够的空气含量保暖服装,由于中层面料没有缝纫行为对面料产生的破坏,所以大大加强了面料的防绒性能,无需再使用填充物的包裹物,并且可以不使用多层面料结构而只是用两层面料结构,减轻了面料制成的服装的重量;在达到同样的结合强度的情况下,粘合段使用的粘胶剂比缝纫线重量轻,减轻了面料制成的服装的重量;由于不采用缝纫工艺,缝纫工艺所附带的技术和工艺要求不复存在,从而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由于没有缝纫针脚,不再有热量流失管道,所以面料的保暖性能得到提升。
3、纱线的中空结构保证了面料有足够的空气含量,阻止了人体的热量向外扩散,保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有足够的空气含量保暖服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保暖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正面织物1,
保暖层2,
内层面料2.1,
外层面料2.2,
粘合段2.3,
填充空间2.4,
背面织物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涉及一种有足够的空气含量保暖服装,包括外层的反射性强的背面织物3和内层的反射性弱的正面织物1,可翻转反穿,所述背面织物3与正面织物1之间设置有保暖层2。
参见图2,所述保暖层2包括具有单层的高支数高密度面料的内层面料2.1和单层的高支数高密度面料的外层面料2.2,内层面料2.1与外层面料2.2之间具有间隔设置的相互平行并且宽度为2mm-15mm 的粘合段2.3,粘合段2.3处的内层面料2.1和外层面料2.2粘合在一起,相邻的粘合段2.3之间的内层面料2.1和外层面料2.2之间形成可以容置填充材料如羽绒、填充物等的填充空间2.4。
所述正面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为中空的结构,在经纱和纬纱的中心沿轴线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雅顺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雅顺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1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