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资源整合系统及该系统的建立与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1224.7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8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瑞;唐玉国;袁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1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资源整合 系统 建立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疾病诊断与治疗领域,具体涉及疾病诊断与治疗资源的整合系统与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好的诊疗设备、优秀的医师和护理集中在主要城市的少数大医院里。县里的居民看病想去市级医院,市内居民看病想去省级医院,甚至想去上海、北京等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城市就医。在诸多省会城市,以及其他大中城市,看病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由于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欠发达地区、小乡镇居民的疾病难以得到有效的、正确的诊断和救治。
如前所述,看病难的问题出现了,大医院排队挂号、排队等候医师看病、排队等候各类检查、排队缴费取药等;同时,出现一个问题:诸如社区医院之类的小型医院则无人问津,造成诊疗设备使用率偏低,甚至闲置。一方面,大医院门庭若市,医院医生、检查人员、护理人员繁忙不堪,诊疗设备不够用;另一方面,小医院门可罗雀,设备利用率偏低,甚至闲置。
众所周知,医生诊断病情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医学检查,比如B超检查、血液检查、CT检查,以及其他的放射检查。而大医院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是最先进的,仅仅是在一些重大疾病的诊疗设备上属于先进的;同时,不是所有的疾病的诊断都需要使用大医院的设备,在很多疾病诊疗上,小医院的设备也能做到同样的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的医疗资源运行模式存在如下弊端:
(1)大医院拥挤不堪,医护人员工作繁忙;
(2)小医院部分设备闲置;
(3)病患看病困难,常常排队看医生,排队检查,排队缴费、取药、复诊;
(4)病患在治疗过程中缺乏医生的指导。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资源整合系统及该系统的建 立与使用方法,将医生和诊疗设备相对分离,提供一种实时的、高效的医疗资源整合装置和使用方法,最大程度上提高医生的服务速度和诊疗设备的利用效率,解决现有医疗资源使用时的弊端,很大程度上解决看病难问题。本发明的实施可以市或省为单位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疗资源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服务模块、存储器、从服务模块、网络端口、打印设备、扫描设备、输入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器上存储信息包括:诊疗点信息、诊疗设备信息、病患基本信息和病情描述信息、医生信息、检查结果、诊断结果、康复效果;所述的打印设备包括网络打印机,用于在线打印图谱、检查报告、诊断报告;所述的输入设备包括读卡器、键盘、鼠标,所述的读卡器用于读取身份证、医保卡、社保卡上的信息;所述打印设备置于诊疗点。
进一步的,所述主服务模块包括分析模块,分析模块用于调取、存储存储器上的数据;所述从服务模块包括医生使用模块、诊疗点使用模块、病患使用模块。所述分析模块通过网络向从服务模块发送指令和接收从服务模块的请求;所述医生通过医生使用模块将包含住址、疾病类型、待检查项目的病患信息发送给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并调取存储器上存储的诊疗点诊疗设备、使用情况等信息后,向所述医生使用模块发送推荐的进行各类检查项目的诊疗点,所述分析模块采用就近诊疗、最少的诊疗点检查最多的检查项目的原则进行分析;所述分析模块自动将分析结果存入存储器;病患使用病患使用模块预约医生、查询检查项目和检查结果信息、查询处方、接收医生诊疗指导;医生使用医生使用模块接受病人预约、查询病情、做出检查项目、查询检查结果、做出处方;诊疗点使用诊疗点使用模块查询病人信息、查询检查项目、上传检查结果、查询处方。
前面所述的医疗资源整合系统是需要做些基础工作建立的,其具体建立方法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医疗资源调查,建立数据库;
调查内容包括医生信息、诊疗点信息、诊疗设备信息;医生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专业、资质、擅长诊治的疾病、工作年限、所属诊疗点;诊疗点信息包括 名称、级别、地理位置、诊疗设备概括;诊疗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与型号、诊断精度、新旧情况、使用频率、所属诊疗点、操作人员数量和熟练程度;通过数据库将医生信息、诊疗点信息、诊疗设备信息进行关联;该医疗资源整合系统可以省或市为单位进行;
(2)系统框架和模块搭建,构建基于因特网的系统框架和功能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12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绝缘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电流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捕获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