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专用化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1571.X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1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伟东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专用 化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化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花生专用化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上栽培花生的国家有100多个,亚洲最为普遍,次为非洲,据中国有关花生的文献记载栽培史约早于欧洲100多年。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含油量高达50%,品质优良,气味清香。除供食用外,还用于印染、造纸工业,花生也是一味中药,适用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咳嗽痰喘、乳汁缺少等症。
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花生,花生种植者为了追求高产量,长期施用固定、单一化肥,盲目加大施肥量,污染环境,造成土壤板结,增加投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生专用化肥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花生专用化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尿素15-20、硫酸铵12-15、窑灰钾16-18、硫化铜5-7、硅藻土7-9、硫酸锰6-9、多菌灵4-5、碳酸钙3-5、碳酸氢铵5-7、硼砂18-25、磷矿粉11-14、紫穗槐绿肥5-8、聚天冬氨酸钠2-4。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尿素15、硫酸铵12、窑灰钾16、硫化铜5、硅藻土7、硫酸锰6、多菌灵4、碳酸钙3、碳酸氢铵5、硼砂18、磷矿粉11、紫穗槐绿肥5、聚天冬氨酸钠2。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尿素18、硫酸铵14、窑灰钾17、硫化铜6、硅藻土8、硫酸锰7、多菌灵4.5、碳酸钙4、碳酸氢铵6、硼砂22、磷矿粉13、紫穗槐绿肥7、聚天冬氨酸钠3。
进一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尿素20、硫酸铵15、窑灰钾18、硫化铜7、硅藻土9、硫酸锰9、多菌灵5、碳酸钙5、碳酸氢铵7、硼砂25、磷矿粉14、紫穗槐绿肥8、聚天冬氨酸钠4。
一种花生专用化肥的制备方法,所述花生专用化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尿素15-20、硫酸铵12-15、窑灰钾16-18、硫化铜5-7、硅藻土7-9、硫酸锰6-9、多菌灵4-5、碳酸钙3-5、碳酸氢铵5-7、硼砂18-25、磷矿粉11-14、紫穗槐绿肥5-8、聚天冬氨酸钠2-4混合后,移入搅拌机搅拌10分钟至均质,即得一种花生专用化肥。
进一步、所述花生专用化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尿素15、硫酸铵12、窑灰钾16、硫化铜5、硅藻土7、硫酸锰6、多菌灵4、碳酸钙3、碳酸氢铵5、硼砂18、磷矿粉11、紫穗槐绿肥5、聚天冬氨酸钠2混合后,移入搅拌机搅拌10分钟至均质,即得一种花生专用化肥。
进一步、所述花生专用化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尿素18、硫酸铵14、窑灰钾17、硫化铜6、硅藻土8、硫酸锰7、多菌灵4.5、碳酸钙4、碳酸氢铵6、硼砂22、磷矿粉13、紫穗槐绿肥7、聚天冬氨酸钠3混合后,移入搅拌机搅拌10分钟至均质,即得一种花生专用化肥。
进一步、所述花生专用化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尿素20、硫酸铵15、窑灰钾18、硫化铜7、硅藻土9、硫酸锰9、多菌灵5、碳酸钙5、碳酸氢铵7、硼砂25、磷矿粉14、紫穗槐绿肥8、聚天冬氨酸钠4混合后,移入搅拌机搅拌10分钟至均质,即得一种花生专用化肥。
本发明含有多种可降解物质,避免了对土地的污染,同时可以有效控制成本,避免出现落花落果,籽粒不饱满等症状,对花生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花生专用化肥,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尿素15-20、硫酸铵12-15、窑灰钾16-18、硫化铜5-7、硅藻土7-9、硫酸锰6-9、多菌灵4-5、碳酸钙3-5、碳酸氢铵5-7、硼砂18-25、磷矿粉11-14、紫穗槐绿肥5-8、聚天冬氨酸钠2-4。
所述一种花生专用化肥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伟东,未经胡伟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15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