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最后断路器后备保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1620.X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7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黎小林;李岩;黄莹;刘涛;田凌;寻斌斌;李婧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00 | 分类号: | H02H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证据 理论 最后 断路器 后备 保护 方法 | ||
1.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最后断路器后备保护方法,保护的整定逻辑包括三个子逻辑:一个是基于交流场开关量和运行参数的最后断路器保护动作判据;一个是基于避雷器能量积分的最后断路器保护动作判据;一个是基于避雷器能量释放的最后断路器保护动作判据,三个逻辑并联,独立进行判断,给出相应的判断信号,并最终根据直流系统运行模式对各个判断信号进行选择,在启动该保护之前设定好系统中三个逻辑包含的参考值,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的过程为:
第一步,判断系统是否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直流极在解锁状态、本系统为工作系统、本站为逆变站;若满足,则进入第二步,若不满足,则不启动最后断路器保护跳闸逻辑;
第二步,启动三个最后断路器保护跳闸逻辑,分别独立判断得出最后断路器保护动作信号Li,i=1、2、3,Li值为1表动作,Li值为0表闭锁;
第三步,利用Zigbee无线通信工具获取高端换流变运行状态信息,判断直流系统运行模式,如果为一个完整极加一个1/2极运行的模式(1+1/2模式)或者两个1/2极运行的模式(1/2+1/2模式),则以L1值作为最后断路器保护动作的最终判据,否则采用证据理论,从三个动作信号中选择两个相同的信号作为最后断路器保护动作的最终判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证据理论的最后断路器后备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三个最后断路器保护逻辑分别描述如下:
1)最后断路器保护逻辑一:当一个间隔处于隔离状态、另一个间隔跳闸或者当两个间隔都处于跳闸状态时;
2)最后断路器保护逻辑二:最后断路器保护按每相进行计算,以A相例,当电压量Uac超过电压定值Uhigh时以及电流量I1超过电流定值Istart时,选择器选通积分计算回路,将I1与电压常数Uconst相乘,经积分器计算后与跳闸值Rtrip进行比较,如果大于或等于跳闸值,就发A相最后断路器保护动作信号至总出口逻辑,对B、C相进行相同计算,A、B、C三相任一相发最后断路器保护动作信号,即置L2=1,否则置L3=0;
其中积分公式如下:
式中,ET-ΔT为上一次积分的值;ΔT为保护的中断周期,单位为Tic,1Tic=1ms;
3)最后断路器保护逻辑三:最后断路器保护按每相进行计算,以A相为例,当电压量Uac和电流量I1中有一个或两个都小于定值时,开放能量释放计算,脉冲发生器每隔1000Tic就发出一次脉冲,由0变1,进行一次能量释放计算,将避雷器散热常数Rcoolconst乘以1000后与上次计算的积分值相乘并取负,经积分器计算后与跳闸值Rtrip进行比较,如果大于或等于跳闸值,就发A相最后断路器保护动作信号至总出口逻辑,对B、C相进行相同计算,A、B、C三相任一相发最后断路器保护动作信号,即置L3=1,否则置L3=0;
其中能量释放的积分方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证据理论的最后断路器后备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逻辑二和逻辑三中电压参考值设为460kV、电流参考值设为20.0A、跳闸参考值设为3.1MJ,逻辑二中电压常数设为0.595MV,逻辑三中避雷器冷却常数设为1/3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16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式电机超速保护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线缆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