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响应装置、液压负载传感系统及工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2096.8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卢良卫;孔德美;徐小东;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3/04;F15B13/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邹丹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响应 装置 液压 负载 传感 系统 工程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响应装置、液压负载传感系统及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液压负载传感系统具有效率高、功率损失很小、能耗低、控制方式简单可靠并且能够实现同步动作的几个执行元件在运动时互不干扰等优点,所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车辆的液压系统上。液压负载传感系统是行业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节能环保液压控制系统。
参见图1,液压负载传感系统具有油泵11、执行器14、负载反馈阀13以及负载反馈油路12。负载反馈油路12设置在负载反馈阀13与油泵11的变量控制机构之间。
参见图1,当负载反馈阀13带电处于工作位(左位或右位)时,执行器14的工作压力油由负载反馈阀13的LX口通过负载反馈油路12传递到油泵11的LS口,从而调节油泵11的变量控制机构动作。油泵11的LS口的压力始终等于负载反馈压力,这就是所谓的液压负载反馈系统。当车辆怠速(不动作)静置一段时间后,负载反馈油路12中的液压油在重力作用下慢慢流入油箱。如果负载反馈油路12很长,再次启动负载反馈阀13的时候,液压油需要填满整个负载反馈油路12,才能建立起压力,并将压力传递给油泵11的变量控制机构,导致动作延时。车辆静止的时间越长,启动时的延时越长。
随着工程车辆的大型化发展,执行器14的负载反馈阀13离油泵11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尤其是高空作业类车辆或高空灭火消防车,为了减少液电输送系统的管路数量,通常将负载反馈阀13放置在执行器14附近,这时负载反馈阀13离油泵11几十米升至上百米远,需要很长的负载反馈油路12连接。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随着工程机械巨型化发展,为了减少液压传输管路的数量,负载反馈阀13往往放置在执行器14附近,执行器14距离油泵11很远,这时负载反馈油路12就会很长,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当车辆怠速(不动作)静置过程中,油泵11处于低压卸荷状态,负载反馈阀13关闭,负载反馈阀13的LX口无液压油流出,负载反馈油路12中的液压油在重力作用下慢慢流入油箱。当负载反馈阀13再次通电工作时,负载反馈阀13的LX口流出的液压油需要填满整个负载反馈油路12之后才能建立压力,并将压力传递给油泵11的变量控制机构。可见,采用现有的负载传感系统必然会导致动作延时,尤其静置后第一次工作时,延时特别严重,响应非常慢,造成动作延迟,严重制约使用的可靠性。操作者往往以为机器出了问题,无动作,从而造成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快速响应装置、液压负载传感系统及工程车辆,用以减少现有液压负载传感系统的延时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响应装置,包括:负载反馈阀、油泵和快速响应阀;
所述快速响应阀的第一进油口与所述油泵的出油口连接,所述负载反馈阀的负载油口与所述快速响应阀的第二进油口连接,所述快速响应阀的出油口通过负载反馈油路与所述油泵的变量控制机构连接;
其中,当所述负载反馈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油泵的出油口输出的油液进入到所述快速响应阀中,以使得所述负载反馈油路中充满油液;
当所述负载反馈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油泵的出油口输出的油液和所述负载反馈阀输出的油液都进入到所述快速响应阀中,以使得所述负载反馈油路中充满油液。
如上所述的快速响应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快速响应阀包括液控换向阀;
所述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一进油口连接,所述负载反馈阀的负载油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二进油口连接,所述负载反馈阀的负载油口还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连接,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泵的变量控制机构通过负载反馈油路连接,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出油口还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接;
其中,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一控制油口位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弹簧端,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二控制油口位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无弹簧端。
如上所述的快速响应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液控换向阀为液控二位三通换向阀。
如上所述的快速响应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快速响应阀还包括单向阀;
所述负载反馈阀的负载油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第二进油口之间设置有所述单向阀。
如上所述的快速响应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快速响应阀位于所述负载反馈阀附近或者与所述负载反馈阀为一体式结构。
如上所述的快速响应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弹簧端的弹簧预紧力为0.05MPa-0.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20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西洋参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荔枝冷藏保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