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井下千斤顶的抛光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3052.7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0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晓东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井下 千斤顶 抛光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千斤顶的修复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修复井下千斤顶的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在立柱、千斤顶的维修中,活柱、活塞杆的镀铬层的修复尤为重要。由于活柱(杆)工作时经常伸出液压缸外,直接接触矿井中的潮气、腐蚀性气体和粉尘,加之镀铬层的贴合性能较差,容易出现镀铬层剥落现象。对于镀铬层大面积脱落的要进行退铬重镀,而镀铬层小面积脱落、擦伤的也要退铬重镀,致使维修成本居高不下,维修周期也很长,有时甚至影响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修复井下千斤顶的抛光设备,对修复后的千斤顶实现快捷简便的抛光处理。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所述抛光设备包括机床和分别设置在机床上的电机、夹具、液压油缸、固定架、抛光盘和吸尘罩,所述夹具包括卡盘和顶尖,卡盘和顶尖分别位于机床的两端,卡盘和电机相连,顶尖的一端用于夹持千斤顶,另一端套设在固定架上,固定架固定在机床上,抛光盘和液压油缸的液压杆相连,抛光盘位于吸尘罩的开口内,吸尘罩上与吸尘罩开口正对的侧面设有多个抽风扇,所述吸尘罩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抽风扇位于梯形的短边,梯形的长边为吸尘罩的开口。
所述抽风扇有两个。使用两个抽风扇能够提高抽风效率。
所述吸尘罩的底部设有粉尘出口,所述粉尘出口位于抽风扇之下。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简单实用,能够简单有效的在千斤顶修复后进行抛光,提高工作效率,将吸尘罩的截面设计为等腰梯形,吸尘罩的开口较大,能够有效的收集粉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抛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吸尘罩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千斤顶抛光设备包括机床109和分别设置在机床109上的电机101、夹具、液压油缸102、固定架103、抛光盘104和吸尘罩105,所述夹具包括卡盘107和顶尖108,卡盘107和顶尖108分别位于机床109的两端,卡盘107和电机101相连,顶尖108的一端用于夹持千斤顶1,另一端套设在固定架103上,固定架103固定在机床109上,抛光盘104和液压油缸102的液压杆相连,抛光盘104位于吸尘罩105的开口内,吸尘罩105上与吸尘罩105开口正对的侧面设有两个抽风扇106,吸尘罩105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抽风扇106位于梯形的短边,梯形的长边为吸尘罩105的开口。吸尘罩105的底部设有粉尘出口(图中未显示),粉尘出口位于抽风扇106之下。
抛光时,电机101带动卡盘107从而带动千斤顶旋转,液压油缸102的伸缩带动抛光盘104沿千斤顶的轴线方向进行抛光。抛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颗粒,如果灰尘或颗粒再次进入千斤顶的表面,会造成二次污染,从而会影响千斤顶的表面质量,抽风扇106配合吸尘罩105,能够将抛出的灰尘和颗粒吸走,从而降低了二次污染造成的质量下降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晓东,未经任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3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便可收拢椅子的滑动引导装置
- 下一篇:机器人自动换刀打磨工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