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胶囊液晶及其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3172.7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7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昭远;王盼盼;周振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和成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胶囊 液晶 及其 显示装置 | ||
1.一种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基板;形成于所述上基板上的第一电极;下基板;形成于所述下基板上的第二电极;以及涂布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微胶囊液晶,所述微胶囊液晶包括近晶相液晶和包封所述近晶相液晶的胶囊壁,其中,所述近晶相液晶中包括导电物和二色性染料;反射片,设置于所述下基板侧,用于对透过所述微胶囊液晶层的光进行反射;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下基板外侧,用于对所述显示装置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反射片的颜色与所述二色性染料的颜色互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化液晶还包括添加凝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材料包括UV胶、动物胶、植物胶、微生物胶、聚乙烯醇中任一种或任几种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色性染料包含选自蓝色染料、红色染料、绿色染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之一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物为离子型导电物。
6.根据权利要求1之一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物为带导电特性的无机纳米粒子、碳纳米管、石墨烯、碳酸钠、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乙基三苯基碘化膦、(二茂铁基甲基)三甲基碘化铵、1,2-二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四乙基胺对甲苯磺酸酯、苯基三乙基碘化铵、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双(四正丁基胺)双(1,3-二噻环戊二烯-2-硫酮-4,5-二硫醇)钯(II)、四正丁基合双(1,3-二噻环戊二烯-2-硫酮-4,5-二硫醇)镍(III)、双(四正丁基铵)合双(1,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4,5-二硫醇)锌、双(四正丁基铵)合四氰基二苯酚醌二甲烷、四丁基溴化铵、十六烷基高氯酸铵、十六烷基溴化四铵、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高铁酸盐、甲基三苯基碘化鏻或四苯基碘化膦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的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物占所述微胶囊液晶总重量的0.0001%-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物占所述微胶囊液晶总重量的0.001%-10%。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加电压后,胶囊化近晶相液晶层呈散射状态,所述显示装置显示为雾态,停止加电后,所述雾态能够保持。
10.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加热后,胶囊化近晶相液晶层为透明态,所述显示装置显示二色性染料的透明色和反射片的颜色,停止加热后,能够保持接近透明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工作时,先加电至雾态,在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显示装置加热呈透明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所述下基板以及所述反射片材质为柔性材料基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的颜色可以选择白色或其他颜色。
14.一种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基板;形成于所述上基板上的第一电极;下基板;形成于所述下基板上的第二电极;以及涂布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微胶囊液晶,微胶囊液晶,包括近晶相液晶和包封所述近晶相液晶的胶囊壁,其中,所述近晶相液晶中包括导电物和二色性染料;反射片,设置于所述下基板侧,用于对透过所述微胶囊液晶层的光进行反射;加热片,设置于所述下基板的外侧,用于对所述显示装置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反射片的颜色与所述二色性染料的颜色互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化液晶还包括添加凝胶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微胶囊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材料包括UV胶、动物胶、植物胶、微生物胶、聚乙烯醇中任一种或任几种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和成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和成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31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