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棘爪复位式胶囊內镜机器人驻停及位姿调整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3695.1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7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缪群华;陈柏;王扬威;吴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5/07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爪 复位 胶囊 机器人 调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棘爪复位式胶囊內镜机器人驻停及位姿调整装置,安装于胶囊机器人的头部,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机安装板(21)、驱动电机(22)、丝杆(31)、导向杆(41)、下盘螺母(32)、上盘(53)、n个短杆(51)、n个长杆(52)、弹性蒙皮(12);
所述丝杆(3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丝杆(31)上靠近第一端为外螺纹段,采用左旋螺纹结构,靠近第二端为光杆段;
所述下盘螺母(32)内部为与所述丝杆(31)配合的螺纹,外部周向均布了棘轮凹槽(321);
其中电机安装板(21)固定于胶囊机器人上,驱动电机(22)固定于电机安装板(21)上,且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与胶囊机器人的中轴线重合,丝杆(31)的第一端通过连接套(23)与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导向杆(41)固定于电机安装板(21)上并与丝杆(31)平行;下盘螺母(32)安装在丝杆(31)和导向杆(41)上,且下盘螺母(32)的内螺纹与丝杆(31)的外螺纹段正好配合;上述导向杆轴线位于上述棘轮凹槽(321)内;
上述导向杆末端安装有棘爪(42),棘爪(42)与限位销(43)、弹簧销(44)、复位压簧(45)、棘爪轴(46)及上述下盘螺母(32)一起构成棘轮机构;其中棘爪轴(46)、弹簧销(44)、限位销(43)均固定于导向杆端部,且其回转轴均与导向杆平行,棘爪(42)套在棘爪轴(46)上可绕其摆动,沿着导向杆端部平面的负法线方向看,以棘爪轴(46)为中心,限位销(43)、棘爪爪尖、弹簧销(44)三者沿顺时针方向布置,且棘爪爪尖指向丝杆轴侧,棘爪具有顺时针旋向;复位压簧(45)一端套在弹簧销(44)上,另一端固定在棘爪(42)凹侧,用于棘爪(42)复位,而限位销(43)则用于压簧(45)具有最大伸长,棘爪(42)逆时针摆动时的限位;
所述丝杆(31)的螺纹段长度是要求当下盘螺母(32)旋至螺纹段极限位置,即接触至丝杆光杆段时,安装于导向杆(41)末端的棘爪且好处于下盘螺母(32)的棘轮凹槽(321)中;
上盘(53)通过轴承安装于丝杆(31)的第二端,n个长杆(52)和短杆(51)沿胶囊机器人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其中长杆(52)第一端与上盘(53)铰接,短杆(51)的第一端与下盘螺母(32)铰接,短杆(51)的第二端与长杆(55)中间铰接;
胶囊机器人周向设有环形槽(111),上述弹性蒙皮(12)覆盖于长杆(52)外侧,弹性蒙皮(12)边缘通过安装于上述环形槽(111)内的滑环(13)与胶囊机器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爪复位式胶囊內镜机器人驻停及位姿调整装置的工作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定义:以从丝杆(31)向驱动电机(22)的方向看,丝杆逆时针转动为正转、丝杆顺时针转动为反转;
胶囊机器人驻停:
当胶囊机器需要停留时,控制驱动电机(22)输出轴正转,带动丝杆(31)同向转动,由于下盘螺母(32)受导向杆(41)的限制,只能沿丝杆轴向第二端方向移动,带动铰接在螺母上短杆(51)摆动、短杆(51)带动长杆(52)向外侧展开,从而撑开弹性蒙皮(12),弹性蒙皮(12)作用在肠道内壁上实现驻停;
胶囊机器人驻停后的位姿调整:
控制驱动电机(22)继续正转,使丝杆(31)带动下盘螺母(32)旋至丝杆丝扣末端,弹性蒙皮(12)完全撑开,下盘螺母(32)脱开导向杆(41)的限制,下盘螺母(32)不再轴向移动而随丝杆(31)正转;此时棘爪凸面与下盘螺母的外侧周面相对滑动,棘爪不起限位防转作用;
此时,由于弹性蒙皮(12)已撑开作用在四周壁面上与四周壁面相对静止,所以丝杆(31)和下盘螺母(32)也与四周壁面相对静止;当驱动电机(22)继续工作时,由于接连套(23)的作用反而造成驱动电机(22)机身带动胶囊体(1)反转,实现其周向位置的调整;
胶囊机器人驻停或完成姿态调整后的弹性蒙皮收回:
控制驱动电机(22)输出轴反转,由于弹性蒙皮(12)已撑开作用在四周壁面上与四周壁面相对静止,所以丝杆(31)和下盘螺母(32)也与四周壁面相对静止;当驱动电机(22)工作时,由于接连套(23)的作用反而造成驱动电机(22)机身带动胶囊体(1)正转,导向杆(41)也正转并带动棘爪(42)卡在下盘螺母(32)的棘轮凹槽(321)中,棘爪(42)受到下盘螺母(32)的限制使胶囊体(1)不再转动,此后,驱动电机(22)输出轴反转将带动丝杆(31)反转,使得下盘螺母(32)先经棘爪(42)滑向导向杆(41),再由导向杆导向,沿丝杆轴向第一端方向移动,带动短杆(51)摆动、短杆(51)带动长杆(52)向内侧回收;下盘螺母(32)对短杆(51)的拉动加上肠道内壁弹性回复力的共同作用,使弹性蒙皮(12)逐步回收而最终从四周壁面脱离,弹性蒙皮(12)收回包裹于胶囊体侧,胶囊机器人可继续行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36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血糖无创检测的代谢率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升降喷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