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率型低温烧结NiZn铁氧体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3754.5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6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王升;贾生文;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30 | 分类号: | C04B35/3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低温 烧结 nizn 铁氧体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氧体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功率型低温烧结NiZn铁氧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温烧结铁氧体材料的磁损耗主要由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三部分组成,磁滞损耗是磁损耗分量中的主要损耗,也是材料功耗特性改善的主要目标。
目前在片式电感领域得到工程化应用的电感型低温共烧NiZn铁氧体材料(主要为NiCuZn系),降低磁滞损耗通常采用在配方中加入适量高 Q离子Co,利用加钴带来的叵明伐效应冻结畴壁以提高高频Q值及磁损耗突增临界场hc,并控制Fe2+含量来降低K1,使K1≈0的K1-T曲线谷点温度与Phv-T曲线谷点温度相对应的方法;由于受低温共烧烧成温度条件(900℃左右)的限制,为降低烧结温度,通常采用NiZn高Cu配方配合添加低熔点物Bi2O3的方法来达到目的。通过已有技术只能制得电感型低温共烧NiZn铁氧体材料,该类低温共烧铁氧体材料因为通常采用NiZn高Cu加Co配方配合添加低熔点物Bi2O3降低烧结温度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普遍存在功率损耗大(Pv>500kW/m3(20℃,1MHz,30mT)),功率承受能力低,在大电流、高压通过时损耗高,发热量大等问题,只能用于常规小型化片式电感和小功率微磁变压器,不能用于对器件发热控制较为严格的大电流电感器、功率型微磁变压器、功率电源变换器、模块电源变压器等领域,在片式功率器件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而Ferroxcube公司典型的高温烧结功率铁氧体3F4材料Pv是130kW/m3(100℃,1MHz,30mT)、≤300kW/m3(20℃,1MHz,30mT)。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型低温烧结NiZn铁氧体材料及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材料在片式功率器件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和制造一种功率型低温烧结NiZn铁氧体材料,由主成分和辅助成分组成,所述主成分由粉末状氧化物NiO、ZnO、Fe2O3制备,辅助成分为纳米级杂质;所述主成分添加Co冻结畴壁,主成分中的金属离子摩尔比含量Co离子含量≤0.030摩尔、Zn离子含量≤0.800摩尔、Fe离子含量≤1.950摩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纳米级杂质包括但不限于Co2O3、CuO、V2O5氧化物,纳米级杂质中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o2O3含量≤0.300%、V2O5含量≤0.700%。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功率型低温烧结NiZn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干法高频振混控制主成分和辅助成分的混料时间为(30~120)分钟;湿法磨主成分和辅助成分时间为(2~7)小时;预烧结温度为(700~90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成分由粉末状氧化物NiO、ZnO、Fe2O3制备,辅助成分为纳米级杂质;所述主成分添加Co冻结畴壁,主成分中的金属离子摩尔比含量Co离子含量≤0.030摩尔、Zn离子含量≤0.800摩尔、Fe离子含量≤1.950摩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纳米级杂质包括但不限于Co2O3、CuO、V2O5氧化物,纳米级杂质中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o2O3含量≤0.300%、V2O5含量≤0.7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功率型低温烧结NiZn铁氧体材料,适于在LTCF片式功率器件中应用,其技术指标为:磁导率≤700、功耗Pv≤300kW/m3(20℃,1MHz,30mT)、饱和磁通密度Bs>320 mT(1.2KA/m)、烧结温度900℃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未经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37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