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公害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4793.7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1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武海斌;宫庆涛;张坤鹏;孙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M99/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张宏松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害 防治 韭菜 迟眼蕈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利用昆虫病原线虫与黑色粘板的配合使用,高效、安全、无公害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方法。
背景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是危害韭菜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韭菜、大葱、洋葱、小葱、大蒜等百合科蔬菜。其幼虫(俗称韭蛆)主要群集于蔬菜根部,蛀食假茎和鳞茎而造成死苗。该虫在华北露地每年发生4~6代,世代重叠严重,以幼虫在韭菜鳞茎内或韭根周围3~4cm表土层休眠越冬,春、秋两季发生最重。由于保护地韭菜栽培中,温湿度条件适合韭蛆的生长发育,故其仍能持续危害韭菜。
目前,生产上防治仍以化学杀虫剂为主,但效果不够理想,且易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使用辛硫磷、吡虫啉和毒死蜱等进行灌根。高毒化学农药或加大农药施用量控制韭蛆,不仅导致其抗药性大幅度提高,还严重影响作物的食用品质,甚至出现毒韭、毒蒜和毒葱等。因此,亟需应用无公害技术防治韭蛆。昆虫病原线虫是一类专门寄生昆虫的线虫,通过3龄感染期幼虫对害虫身体的自然开口或节间膜侵入的方式进入寄主体内,并释放携带的共生细菌,使其在害虫体内繁殖,产生毒素,最终导致害虫死亡。因昆虫病原线虫具有寄主范围广泛,主动寻找寄主,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环境无副作用,能与许多农药、肥料混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防治蛴螬、地老虎、桃小食心虫、天牛和韭蛆等多种农林害虫。
中国专利文献CN101779611A(申请号201010112122.1)公开了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的繁殖方法,采用透明培养容器作为繁殖容器,采用黄粉虫活体作为寄主昆虫,采用植物碎屑作为培养介质,采用灭菌设备进行灭菌,使用控温培养室进行培养,不仅明显解决了植物秸秆、木材的废弃污染问题,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原料成本、简化了生产和使用步骤,繁殖培养出的昆虫病原线虫成本低、质量好、防治效果高,可广泛应用于防治农、林、园艺等植物的地下害虫和隐蔽性害虫。但与化学杀虫剂相比,昆虫病原线虫杀虫效果缓慢且不稳定。前期研究虽能证明线虫对韭蛆幼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不能有效控制羽化后成虫的虫口基数。
色板诱杀是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而开发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手段。国内外研究发现,不同害虫对色彩的趋性不同。黄曲条跳甲对黄色和白色趋性较强,桃蚜、美洲斑潜蝇最嗜黄色,小菜蛾对绿色最敏感;烟粉虱对黄色趋性最强,其次是绿色和红色;棕榈蓟马、柑橘园蓟马和西花蓟马对蓝色的趋性最强。目前,生产上普遍使用黄板对韭蛆成虫进行监测和防治。但是,黄色是否为该成虫最嗜颜色,还有待考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公害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针对韭蛆危害猖獗且又缺乏高效低毒新型防治药剂问题,通过温室和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颜色粘板对迟眼蕈蚊成虫的诱集效果,并进行了3个高度的色板对该成虫的诱集的影响,通过长期的实验,合理的选择了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tuae SF-SN昆虫病原线虫与黑色粘板配合使用进行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在大田条件下昆虫病原线虫与黑色粘板配合施用分别用于防治韭蛆幼虫及韭蛆成虫,利用线虫侵染防治韭蛆幼虫,黑色粘板诱杀韭蛆成虫,可有效降低田间的虫口基数,不仅可以提高防治危害韭菜、大葱、洋葱、小葱、大蒜等易被韭蛆危害的蔬菜作物的效果,且达到安全防治、无公害、对环境无污染的目的。
发明详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公害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选择疏松和通气性的土壤进行整地,种植作物;
(2)在韭蛆幼虫期施用线虫浓度为500~1000IJS/mL的昆虫病原线虫悬浮液,所述昆虫病原线虫悬浮液为符合检测条件的昆虫病原线虫加蒸馏水配制而成,同时在田间悬挂黑色粘板监测,当粘板上出现韭蛆成虫时,开始大量悬挂黑色粘板,黑色粘板的下底边距离地面0.5~1cm,长边与地面平行,每亩悬挂黑色粘板数为60~80块,施用后进行正常田间管理;
上述符合检测条件应满足如下a的要求:
a:将昆虫病原线虫加蒸馏水配制成线虫浓度为500~1000IJS/mL的昆虫病原线虫悬浮液,在24~26℃的条件下放置24h、48h、72h检测,昆虫病原线虫存活率均为98%以上。
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为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tuae SF-SN。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整地前进行冬耕冬施,消灭韭蛆幼虫或清洁园地,降低韭蛆的发生基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4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蛋糕器
- 下一篇:一种下水反冲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