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高耐受苯胺降解菌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4894.4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0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陈荧;倪芳;姚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1;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1816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高 耐受 苯胺 降解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高耐受苯胺降解菌种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苯胺是染料工业中最重要的中间体之一,可用于制造酸性墨水蓝G、靛蓝等多种染料;在农药工业中用于生产许多杀虫剂、杀菌剂;苯胺也是橡胶助剂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生产香料、塑料等的中间体。苯胺类有毒污染物毒性大、难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研究苯胺及其衍生物的生物降解对于保护环境及提高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高浓度苯胺废水在工业排放废水中属于难处理种类之一。国内对高耐受性的苯胺降解微生物的研究较少,针对于此,筛选高浓度条件下的苯胺高效降解菌并了解其降解特性,可为高浓度苯胺类废水的工业化处理提供微生物菌剂资源,从而对解决高浓度苯胺类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问题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高耐受苯胺降解菌,该菌可应用于苯胺类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为降解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高浓度苯胺类物质提供帮助。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该菌株在处理苯胺污水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本发明通过筛选获得一株高耐受苯胺降解菌种,其特征在于,其属于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命名为苯胺降解菌MC-01(Ochrobactrum sp. MC-01), 已于2014年6月10日保藏,保藏单位全称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1.12930。
本发明菌种的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征如下:
它为革兰氏阴性好氧菌,杆状;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形成乳白色菌落,圆形、半透明,表面光滑,边缘圆滑状,易挑起。
本发明的高耐受苯胺降解菌MS-01接触酶反应阳性、产吲哚试验阳性、产氨试验阳性、甲基红试验反应阴性、淀粉水解阴性、乙酰甲基醇实验阴性、硝酸盐还原反应阴性、柠檬酸利用阳性、能利用葡萄糖、能氧化乙醇或醛糖;生长温度范围:30~40 ℃、生长pH 值范围:5.5~8.0。
本发明的高耐受苯胺降解菌MS-01的16SrDNA 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苯胺降解菌MC-01经16SrDNA 测序及同源性比较,得到与其最相近的种属是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同源性达98%。结合细菌形态特征、生长条件、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高耐受苯胺降解菌MC-01为苍白杆菌属的一个新菌种。
二、本发明的苯胺降解菌MC-01苯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应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斜面培养
将实施例1获取的苯胺降解菌MC-01接种到LB斜面培养基中,在35℃下培养24 h;
(2)种子培养
按步骤(1)所得的菌株接种量4%(v/v)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35℃、160 rpm培养12h;
(3)发酵降解
将步骤(2)培养后的菌液以10%的投放量到废水中进行发酵降解,发酵降解条件如下:温度35℃、搅拌速度600 rpm、接种量是10%(v/v)、通气量3 vvm、溶氧15%。
优选的,所述的斜面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牛肉膏5 g,蛋白胨10 g,NaCl 5 g,纯化琼脂18 g,蒸馏水1000 mL,苯胺300 mg。
优选的,所述的种子培养的培养基为牛肉膏5 g,蛋白胨10 g,NaCl 5 g,纯化琼脂18 g,蒸馏水1000 mL,苯胺500 mg。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苯胺浓度为1500mg/L以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苯胺降解菌MC-01具有高浓度条件下苯胺废水的生物降解处理功能,本菌株的可耐受废水中苯胺的浓度达5000mg/L。实验测试数据表明,当废水中的苯胺浓度在1500 mg/L(COD值6000 mg/L)以下时,经过36 h降解,在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的情况下,该菌对苯胺降解率可达98.1%,经过60h,该菌对含苯胺废水的降解率基本达到99%,不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大幅度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苯胺降解菌MC-01对于解决高浓度条件下苯胺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问题很有帮助,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4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