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质量红木椅扶手架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25519.1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7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工耕堂家具工作室 |
主分类号: | A47C7/54 | 分类号: | A47C7/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量 木椅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木制品,具体涉及一种高质量红木椅扶手架。
背景技术
红木家具是指用酸枝、花梨木等古典红木制成的家具,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优质家具的统称。现有生活中红木家具均作为一种高档消费品而广受人们的喜爱。在红木家具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的进行生产加工出售,在加工过程中为了简便工序,通常都采用螺钉对各部件进行连接,但是此类方法容易对木质本身造成损坏,而且连接不牢固,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整体的奔溃,使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纯手工制成,采用榫孔和榫头达到固定的效果,固定牢靠不损坏,质量稳定的高质量红木椅扶手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质量红木椅扶手架,所述高质量红木椅扶手架包括依次连接形成方形框架的第一横杆、第一纵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二纵杆,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纵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二纵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榫孔和榫头,并且相邻两个横杆和纵杆的榫头和榫孔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纵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二纵杆形成的方形框架的内侧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第一横杆设置在方形框架的上方,并且在方形框架内侧设置有一个榫孔,所述第二横杆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杆下方,并且在第一横杆的榫孔的对应面同样设置有一个榫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隔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相对设置的榫孔内设置有一根穿带。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高质量红木椅扶手架,本发明采用纯手工制成,采用榫孔和榫头达到固定的效果,固定牢靠不损坏,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质量红木椅扶手架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如下:1、第一横杆,2、第一纵杆,3、第二横杆,4、第二纵杆,5、隔板,6、穿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高质量红木椅扶手架,如图1所示,所述高质量红木椅扶手架包括依次连接形成方形框架的第一横杆1、第一纵杆2、第二横杆3以及第二纵杆4。
所述第一横杆1、第一纵杆2、第二横杆3以及第二纵杆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榫孔和榫头,并且相邻两个横杆和纵杆的榫头和榫孔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横杆1、第一纵杆2、第二横杆3以及第二纵杆4形成的方形框架的内侧开设有一圈凹槽。
所述第一横杆1设置在方形框架的上方,并且在方形框架内侧设置有一个榫孔,所述第二横杆3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杆1下方,并且在第一横杆的榫孔的对应面同样设置有一个榫孔。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隔板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杆1和第二横杆3相对设置的榫孔内设置有一根穿带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质量红木椅扶手架在加工时,首选分别对每一个横杆和纵杆进行加工,在两端形成榫头和榫孔,参照组成的方形框架内的凹槽分别进行开槽设置,并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相对开置一个榫孔,之后对第一横杆、第一纵杆、第二横杆以及第二纵杆进行组装,完毕后将隔板嵌入凹槽内,再用穿带进行最后的固定。
另外,在扶手架安装在座椅上时,横杆及纵杆上还另外设置有榫孔和榫头用以达到固定的效果,本申请中并未进行表述,但实际设置是有的。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高质量红木椅扶手架,本发明采用纯手工制成,采用榫孔和榫头达到固定的效果,固定牢靠不损坏,质量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工耕堂家具工作室,未经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工耕堂家具工作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5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