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线旋流池地下连续墙顺施法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5800.5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4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东;沈龙;沈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跨宇钢结构网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线旋流池 地下 连续 施法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具体的说是一种高线旋流池地下连续墙顺施法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是指在地面以下用于支承建筑物荷载、截水防渗或挡土支护而构筑的连续墙体;一般地下连续墙是利用各种挖槽机械,借助于泥浆的护壁作用,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并在其内浇注适当的材料而形成一道具有防渗水、挡土和承重功能的连续的地下墙体。地下连续墙施工震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防渗性能好,对周围地基无扰动,可以组成具有很大承载力的任意多边形连续墙代替桩基础、沉井基础或沉箱基础。对土壤的适应范围很广,在软弱的冲积层、中硬地层、密实的砂砾层以及岩石的地基中都可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线旋流池地下连续墙顺施法施工工艺,利用该发明制作的地下连续墙,能很好的保证了其垂直度,结构稳定、保证施工质量,对类似工程在施工流程、质量管理方面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线旋流池地下连续墙顺施法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的步骤为:
a、施工准备工作、测量放线;
b、导墙制作;导墙施工前,应对新回填的土层进行分层碾压;
c、轨道铺设,槽段划分;
d、设备就位;
e、泥浆搅拌,钻孔成槽;钻孔成槽时,在成槽架关放置一个泥渣斗,启动反循环系统和钻机,让钻机沿喷导管向下钻,交渣土随泥浆通过喷导管排到渣斗里;当成槽完一钻时,应将钻机提升,使钻头高过来钻的土面,同时将喷导管提升至离槽底面50cm~100cm,而后移动成槽架,钻孔成槽完毕;
f、冲击扩槽;成槽完毕后,拆下钻机,换上与地下连续墙等宽度的冲击捣子,启动反循环系统,用卷扬机来回提升捣子沿喷导管滑动,冲击、切削槽壁上钻孔过程中没有削掉的泥块,使槽壁平整;每一次冲击必须到达地下连续墙设计深度,冲击切削掉的泥块入槽底后,从喷导管喷出存于渣斗内;
g、清槽、换浆、验槽;扩槽完毕后,启动反循环系统,用喷导管对槽底沉渣进行清理;
h、下接头管;接头管采用圆管形,连接方式为插销式快速接头,管径与地下连续墙厚度相等;起吊接头管时,应对准地下连续墙接头中心,缓缓垂直安放,接头管安放时,两翼各靠一面导墙,保持垂直状态;接头管安装结束后,还应安放拔管架;
i、钢筋笼制作,安放钢筋笼;接头管下放完毕后,履带吊用八点平吊法将钢筋笼吊离地面,吊点设在钢筋笼重心的两头互相平衡的位置,起吊时应插入同钢筋笼弧度的杠管使钢筋受力均匀;钢筋笼下放到位时,将担扛设备插入吊环中,并用其将钢筋架立于导墙上;
j、安放灌灰车、下导管,水下混凝土浇筑;采用双管灌灰车灌注,灌灰车由吊车起吊安装,安装要平稳,其两导管间距为1.5~3m,优选为2.0m。导管距离槽段端部位置不应大于1.5m,下放导管时,其底端距离槽底应控制在30cm~50cm,灌注混凝土时应先在导管隔水球胆,首批混凝土注量应以导管埋深1m以上为准;
k、拔接头管;首次动管的高度不超过20cm,其后每隔10min~20min动管一次,上拔高度在10cm~30cm。
泥浆指标要求如下:比重为1.05~1.20,H值为7~9,泥皮厚度为1~3mm/30min。
当成槽架在施工过程中移动后,喷导管距离渣斗太远时,可在喷导管与渣斗之间搭设溜槽,使喷出的泥浆和渣土流入泥渣斗内。
成槽过程中,应随时用线锤对吊钻机的钢丝绳和喷导管进行测试,及时调整成槽架水平偏差和喷导管的垂直度,以保证地下连续墙的垂直度。
整个扩槽过程必须连续漏捣,每个槽段重复捣2次,且在冲击扩槽过程中同时进行泥浆置换,保持泥浆比重控制在1.20以下。
清槽从槽段的一头往另一头移动进行,每次移动30cm~40cm,每个位置停留2min,至少来回2遍,泥浆比重控制在1.10~1.25。
接头管需要接长时,接头必须牢固,接头管底部必须插入槽底。
灌注混凝土需连续进行,槽内混凝土面上升速度应大于2m/h,埋管深度控制在2m~4m之间,灌灰导管底部不应提出混凝土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该发明制作的地下连续墙,能很好的保证了其垂直度,结构稳定、保证施工质量,对类似工程在施工流程、质量管理方面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地下连续墙施工顺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跨宇钢结构网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跨宇钢结构网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58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