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坝面挑坎分流消能的溢流坝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5868.3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4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邓军;许唯临;田忠;张法星;刘善均;张建民;王韦;曲景学;刘文;周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E02B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吕建平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坝面挑坎 分流 溢流坝 | ||
1.一种坝面挑坎分流消能的溢流坝,溢流坝泄流坡面(3)后接消力池(5)的池底,泄流坡面边墙后接消力池的防护边墙(2),溢流坝的坝顶设计有若干将水体过流区分隔成若干表孔的闸墩(1),其特征在于,溢流坝泄流坡面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分流挑坎(4),使从表孔出来的水流一部分经挑坎的上坎面,以挑流的形式进入消力池的后部区域,而另一部分水流经两个挑坎之间的流道进入消力池的前部区域,从而达到分区消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坝面挑坎分流消能的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挑坎为反弧分流挑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坝面挑坎分流消能的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弧分流挑坎的弧形上坎面尾端挑角θ为-25~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坝面挑坎分流消能的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弧分流挑坎的弧形上坎面尾端挑角θ为-5~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坝面挑坎分流消能的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挑坎与溢流坝泄流坡面相接的根部宽度b=(0.4~0.7)B,B为两相邻泄流表孔中轴线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坝面挑坎分流消能的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挑坎在平面水流方向的宽度从所述根部向外逐渐加宽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坝面挑坎分流消能的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挑坎在平面水流方向的宽度从所述根部向外按照根部与尾端1:3~1:5的扩宽率逐渐加宽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坝面挑坎分流消能的溢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坝泄流坡面(3)与消力池的池底通过跌坎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坝面挑坎分流消能的溢流坝,其特征在于,反弧挑坎的位置按下述条件确定:
l>l1+l2
Z2>Z4
其中l为水舌挑距,计算公式为l=vt cosθ(取正值),公式中θ为反弧挑坎上坎面尾端挑角,t为时间,v为挑坎末端出射水体流速,其计算公式为g为重力加速度,z1为泄流水位高度,z2为反弧挑坎尾端水位高度;l1为挑坎距消力池起始位置距离,计算公式为l1=(Z3-Z5)/i,z3为反弧挑坎根部水位高度,z5为消力池池底水位高度,i为大坝下游坡面坡度;l2为消力池水跃长度;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坝面挑坎分流消能的溢流坝,其特征在于,反弧挑坎的位置按下述条件确定:
l>l1+l2
Z2>Z4
其中l为水舌挑距,计算公式为l=vt cosθ(取正值),公式中θ为反弧挑坎上坎面尾端挑角,t为时间,v为挑坎尾端出射水体流速,其计算公式为g为重力加速度,z1为泄流水位高度,z2为反弧挑坎尾端水位高度;l1为挑坎距消力池起始位置距离,计算公式为l1=(Z3-Z5)/i,z3为反弧挑坎根部水位高度,z5为消力池池底水位高度,i为大坝下游坡面坡度;l2为消力池水跃长度;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58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