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窗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6619.6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缪培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良木道门窗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60 | 分类号: | E06B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罗满 |
地址: | 6183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窗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行业,尤其涉及一种门窗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门窗为建筑节能的主要部位,而由于门窗与建筑墙体的联接安装不好、密封不好、保温性能差而导致漏水、漏气、结霜也经常发生,现在已经是建筑上的一种通病,由于门窗框与墙体结合部位的密封不好而导致的窗台结冰、结霜(当为粉刷墙体时可出现发霉或墙皮脱落),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窗框与墙体之间的保温和密封不好,室内外热冷空气对流或冷热辐射而导致室内空气急剧变冷,将室内水蒸汽凝聚成水、霜或冰,为此门窗与建筑墙体的联接和密封,对建筑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性能影响很大,是建筑节能应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门窗传统的安装是湿法安装,它是将门窗框直接通过某种连接方式与墙体连接,然后再进行土建抹灰收口的一种安装方法。而现在为了解决此种方法不利于进行门窗的成品保护而严重影响门窗质量;金属门窗又必须进行防腐处理,门窗施工周期长的缺点产生了一种新的干法安装。现在普遍实行的干法安装是增加了钢转接框也就是钢副框,先将钢转接框通过某种连接方式与墙体连接,然后再进行土建抹灰收口,待土建湿作业完成后再进行门窗框安装,窗框与墙体之间填充保温材料,外侧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密封。此种方法同湿法安装相比有利于门窗框的成品保护;缩短了门窗的施工期;便于门窗进行更换的优点,优势是具大的,为此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隔热保温铝合金门窗为了保证窗框安装强度采取内外门窗框都与墙体或钢附框进行固定,导致钢附框形成了金属通路而影响门窗的保温性能。现在的干法安装为了避免门窗安装后因土建施工的湿作业而造成的门窗污损,采用膨胀螺栓先将附框与墙体进行固定,待土建湿作业完成后,再进行门窗框的安装,所安装的钢附框只起转接作用,作用较为单一。采用此种方式时就需要在门窗的型材外框上钻孔,用螺丝、膨胀螺栓或者拉皮之类的连接件连接副框,耗费工时长,在安装过程中门窗的调整很麻烦,无法做到快速调节门窗安装,而且也无法做到高精准调节,同时由于需要在型材外框装饰面上开孔,因此严重影响门窗的整体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门窗安装结构,解决目前技术中的门窗安装采用螺丝、螺栓安装,需要在门窗的型材外框上钻孔,费时费力,门窗的安装调整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门窗安装结构,包括副框和门窗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框装置在墙体上,副框和门窗外框之间装置千斤顶结构,门窗外框的四周通过千斤顶结构施加均匀向中心的压力达到固定。本发明所述的门窗安装结构取代传统的门窗安装方式,无需在门窗外框上钻孔然后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后将门窗外框固定在副框上,有效节省了钻孔加工的时间,安装更简便,提高门窗安装效率,并且安装好后的门窗不会再看到螺栓等连接件,确保外观的平整性,提高门窗的整体美观。本发明在门窗外框的四周装置千斤顶结构,利用千斤顶对门窗外框施加向中心的压力,由于门窗外框的四边都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固定;同时千斤顶结构可调性强,调节灵活,可根据实际安装的情况同步调节两对边的千斤顶结构使得门窗可以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灵活轻松地进行调节,调节精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的千斤顶结构包括组件一、组件二和组件三,副框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组件一装置在安装孔内,组件一中空并且内部连接组件三,组件三刺入墙体内将副框固定在墙体上,组件一的外壁设置螺纹结构,组件二以螺纹连接方式套装在组件一的外壁上,旋转组件二使其沿组件一轴向移动直至紧靠支撑住门窗外框。本发明所述门窗安装结构将组件一与副框连接为一个整体,然后组件三装置在组件一上,组件三刺入到墙体内从而实现了副框在墙体上的固定。然后组件二以螺纹连接方式套装在组件一的外壁上形成千斤顶,旋转组件二可使其沿组件一轴向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组件二对门窗外框的压力,然后同步调节门窗外框两对边的组件二则可实现门窗外框左右上下方向的位置调节。同时副框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因此在门窗外框的每一边都设置有若干组的千斤顶结构,因此可以确保门窗外框受力均衡,避免出现偏斜,通过调节局部位置的千斤顶结构实现微调,使得门窗外框的安装精度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的组件一的底部设置有凸沿,并且凸沿的边缘处开齿。本发明采用自攻牙的原理,利用组件一底部凸沿的齿状结构,使得组件一在装置到副框的安装孔内时,通过开齿增加组件一与安装孔的摩擦,产生过度配合,使得组件一与副框的连接更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良木道门窗型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良木道门窗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6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