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铜螺旋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27163.5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2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政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C07D2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配位聚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铜螺旋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螺旋结构的配位聚合物是手性配位聚合物的重要分支。设计螺旋配位聚合物是目前一个受人关注的研究课题,制备螺旋配位聚合物的努力多集中在设计适宜的有机桥联配体,然后再通过配位键等与金属原子组装而形成。从上世纪的80年代开始人工合成螺旋结构化合物,距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制备了大量单、双、三、四重螺旋结构,以及一些圆柱状的螺旋结构。其在不对称催化、选择性分离和光学活性等多方面应用更是倍受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维含铜螺旋配位聚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含铜螺旋配位聚合物,化学式为C17H27CuN3O6,该配位聚合物为三方晶系,P3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1865(7) ?,b=10.1865(7) ?,c=20.9611(12) ?,α=β=90o,γ=120o,V=1883.6(2) ?3。
含铜螺旋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CuCl2加入至蒸馏水中,在室温下搅拌形成混合液a;
(2)将有机配体3-(3,5-二甲基吡唑-4-基)戊烷-2,4-二酮加入至有机溶剂当中,在室温下搅拌形成混合液b;
(3)然后将混合液b加入至混合液a中,在室温下静置挥发7天以上得到所述螺旋配位聚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3-(3,5-二甲基吡唑-4-基)戊烷-2,4-二酮和CuCl2的摩尔比为6~1:1。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蒸馏水和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2~6。
其中,3-(3,5-二甲基吡唑-4-基)戊烷-2,4-二酮的英文名为3-(3,5-dimethyl-1H-pyrazol-4-yl)pentane-2,4-dione,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选用的3-(3,5-二甲基吡唑-4-基)戊烷-2,4-二酮作为有机配体,其中的β-二酮是一个双齿配体,其两个羰基结构可以发生共振,可与Cu进行配位,形成稳定的鳌合环结构,而且获得的配合物是具有单重右手螺旋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在手性分离,金属离子检测等领域有非常好的潜在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含铜螺旋配位聚合物中的铜离子的配位环境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含铜螺旋配位聚合物的螺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的3-(3,5-二甲基吡唑-4-基)戊烷-2,4-二酮按照《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1957年3997-4003页上描述的方法制备,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乙酰丙酮钠的合成:用300mL烧杯将40g(1mol)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冷却后加入200mL甲醇,慢慢的加到装有100g(1mol)乙酰丙酮的500mL的锥形瓶中,一边加入一边搅拌,立刻有白色乳状晶体析出,完全反应后,塞住瓶口,在冰箱中放置2个小时。抽虑,用冰甲醇洗两次,抽干后真空干燥,得到乙酰丙酮钠。
步骤2:3,4-二乙酰基-2,5-已二酮的合成:用1L的锥形瓶将乙酰丙酮钠24.4g(0.2mol)溶于300mL乙醚,电磁搅拌,将25.4g(0.1mol)碘溶于300mL乙醚,把碘的乙醚溶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逐滴加入到锥形瓶中,控制速度用约5个小时滴完。滴完后风干一晚上,加入500mL水放置2小时。未溶固体用布氏漏斗收集,水洗几次,干燥得到3,4-二乙酰基-2,5-已二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政,未经刘国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7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