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钨组合发热体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7262.3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7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森安;郭进武;郑传涛;邵军;王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西格马炉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2 | 分类号: | H05B3/12;B22F1/00;B22F3/1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组合 发热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石墨-钨组合发热体,由两个冷端(1)和一个连接冷端(1)的热端(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2)采用石墨制成,冷端(1)采用粒径为2-10微米、纯度为99.9%的钨粉和润滑剂混合后再依次经145-495MPa的机械模压成型、1150-1300℃低温烧结和3000℃高温烧结而成,所述钨粉和润滑剂混合后润滑剂所占混合物总重的2-10%;所述润滑剂为重量比1.5:1的甘油和乙醇混合溶液、石蜡质量浓度为4-5%的汽油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或采用粒径为2-10微米、纯度为99.9%的钨粉经145-495MPa的冷等静压成型、1150-1300℃低温烧结和3000℃高温烧结而成,所述机械模压成型或等静压成型后的低温烧结和高温烧结均在氢气气氛中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钨组合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1)和热端(2)连接后为同轴直线形或U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钨组合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1)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热端(2)的横截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钨组合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2)垂直于两个冷端(1)的轴向。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石墨-钨组合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端(2)的横断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冷端(1)的横断面为圆形、正多边形或棱形。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石墨-钨组合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2)采用比表面积为2-7㎡/g、真密度为1.8-2.67 g/cm3、碳含量为60-96%的石墨制成。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石墨-钨组合发热体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石墨材料作为热端材料,按照实际需求加工成热端组件,备用;
2)冷端组件的制备
取粒径为2-10微米、纯度为99.9%的钨粉和润滑剂混合后依次经145-495MPa的机械模压成型、1150-1300℃的低温烧结和3000℃的高温烧结而成,然后再按照实际需求加工成冷端组件;
其中,所述润滑剂为重量比1.5:1的甘油和乙醇混合溶液、石蜡质量浓度为4-5%的汽油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且润滑剂的重量为钨粉和润滑剂混合后总重的2-10%;
或取粒径为2-10微米、纯度为99.9%的钨粉依次经145-495MPa的等静压成型、1150-1300℃的低温烧结和3000℃的高温烧结而成,然后再按照实际需求加工成冷端组件;
所述机械模压成型或等静压成型后的低温烧结和高温烧结均在氢气气氛中进行;
3)在热端组件的两个端面上开孔并加工内螺纹,在冷端组件的一端端面开孔并加工与热端组件相互配合的外螺纹,然后将热端组件和冷端组件洗净、晾干,最后组装得到发热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西格马炉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西格马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72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