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管线进行加热的加热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7704.4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0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飞;李秀峦;沈德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8 | 分类号: | F17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永强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线 进行 加热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管线进行加热的加热支架,该加热支架可以拟合出多种曲线以配合不同的管线使用。
背景技术
稠油热采一般通过热力将粘度较大的稠油开采出来。稠油热采室内物模实验随着稠油热采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稠油热采室内物模实验一般通过模拟稠油热采过程中的各个部件的各种参数情况,以对实际稠油热采给予指导性建议。对稠油热采室内物模实验而言,在注蒸汽开发实验过程常常需要高温以降低稠油黏度。这就需要对实验室内的各个管线进行加热,以确保管线内部流体的通畅以及流体的相态。
在现有技术中,对管线进行加热或保温的方法是在这些管线外包裹上厚厚的绝热保温材料,该方法需要据设备、管线、接头等外部结构尺寸定制加工保温材料,在实验前必须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而且一套管线仅仅适用于一种管线,也只能针对一个固定流程的实验装置。
对于大量的不确定性很强大定性验证试验,还可以采取手工外覆电加热带的方式实现保温。电加热带需要均匀布置,不可有疏漏,也不能缠绕过渡。然而管线在空间中为了匹配许多非标设备呈现出复杂的空间结构。因此手工缠绕很难满足较长而复杂管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对管线进行加热的加热支架,该加热支架可以在空间模拟出多种曲线以对管线进行非接触式加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用于对管线进行加热的加热支架,它包括加热组件、通过第一端部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加热组件一端的第一支座、通过第二端部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加热组件另一端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组件包括能沿第一方向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支座上的第一轴套、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套上且能绕第二方向转动的第一铰链;所述第二端部连接组件包括能沿第一方向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支座上的第二轴套、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套上且能绕第二方向转动的第二铰链;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加热机构,两两紧邻的加热机构通过第三铰链沿第三方向相铰接,最靠近第一支座或第二支座的加热机构通过第四铰链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组件或第二端部连接组件沿第四方向相铰接;每个加热机构包括非接触式加热件。
优选地,每个加热机构包括背板、转动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非接触式加热件,所述非接触式加热件包括加热板、固设在所述加热板上且与所述加热板相热耦合的加热罩。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座或所述第二支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铰链、所述第二铰链、所述第三铰链、所述第四铰链中的任一个为阻尼铰链。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侧壁上的第一角连接件,所述第一角连接件通过第四铰链与所述加热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端部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铰链侧壁上的第二角连接件,所述第二角连接件通过第四铰链与所述加热组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罩在背向所述加热板的一面呈弧形。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管线可能形成的空间曲线进行高度拟合,以对管线内的流体进行加热保温。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中用于对管线进行加热的加热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端部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端部连接组件与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加热支架两端等高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加热支架两端等高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9为加热支架两端不等高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加热支架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7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