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风险的多阶段任务航天器可靠性改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8642.9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7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蕾蕾;李孝鹏;陈洪波;杨勇;方磊;曹熙炜;李福秋;任立明;敖楠;刘春雷;李永远;周晓丽;彭小波;王福忠;朱永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风险 阶段 任务 航天器 可靠性 改进 方法 | ||
1.一种基于风险的多阶段任务航天器可靠性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根据航天器任务过程及成功判据,确定关键任务阶段和任务后果状态;
2)确定关键任务阶段工作模式和任务时间,获取单机、分系统存在的风险特性,运用FT、DFT及BN方法建立风险特性模型;所述风险特性包括常规失效、冗余备份失效以及相关失效;所述建立风险特性模型的具体方法为:
21)若单机、分系统存在常规失效,采用FT方法进行建模;
22)若单机、分系统存在冗余备份失效,采用DFT方法进行建模;
23)若单机、分系统存在相关失效,采用BN方法进行建模;
24)若单机、分系统存在多种风险特性,综合采用FT、DFT及BN方法进行建模;具体为:
241)多种风险特性仅存在于单机层次,根据风险特性类型分别建立单机层次风险特性模型;
242)多种风险特性仅存在于分系统层次,根据风险特性类型分别建立分系统层次风险特性模型;
243)多种风险特性同时存在于单机和分系统层次,首先根据分系统风险特性类型选择相应方法建立分系统风险特性模型,其次针对分系统风险特性模型中存在的单机风险特性类型,在分系统风险特性模型框架下,根据单机风险特性类型选择相应方法建立单机风险特性模型;
3)获取单机、分系统风险评估数据,根据步骤2)建立的风险特性模型进行解算,得到关键任务失败概率,确定导致关键任务失败的主要风险因素;
4)建立任务过程事件树模型;
5)根据步骤3)获得的关键任务失败概率,得到不同任务后果状态概率;
6)根据步骤5)得到的不同任务后果状态概率,以及步骤3)得到的主要风险因素,制定航天器可靠性设计改进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险的多阶段任务航天器可靠性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得到关键任务失败概率,确定导致关键任务失败的主要风险因素的具体方法为:
41)获取底事件发生概率数据信息,计算获得FT和DFT顶事件发生概率和底事件概率重要度;选取概率重要度数值最大的两个底事件作为主要风险因素;
42)获取叶节点状态概率数据信息,计算获得根节点状态概率和叶节点灵敏度;选取灵敏度数值最大的两个叶节点作为主要风险因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86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横管降膜热压式蒸馏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