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道式大麦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8859.X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7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代克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懋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3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大麦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道式大麦种植方法,属于大麦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农业大国的中国,大麦是主要粮食之一,传统的大麦 种植方法主要有保护性耕作和传统耕作。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前茬高茬收获 →休闲期管理→灌冬水→免耕穴播→田间管理→收获;传统耕作技术路线:前 茬收获→耕翻→灌冬水→耙耱→穴播→田间管理→收获。
在以上两种种植方法中,其种植时的含水率都很低,保温能力比较差,从 而需要短时间内进行灌水,从而确保种植的出苗、出苗后的成长等,同时在除 草时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 道式大麦种植方法,种植后除草方便,降低了水分在地表蒸发量,耕作成本低。
本发明所述的固定道式大麦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选择大麦种子:
步骤二,对种植地面进行起垄,其中垄高尺寸为12~14cm,垄顶宽度为70~ 75cm,垄沟上宽平均为30~35cm,垄沟下宽平均为23~28cm;
步骤三,采取人工点播的方式将步骤一准备好的大麦种子在步骤二中的垄 上进行播种,其中播种机的设计行距120mm,播种深度30~50mm,作业深度3~ 5km/h;
步骤四,大麦种植完毕。
进一步为了确保种植的出苗率,优选所述步骤一选种要求为千粒重45.30~ 50g、清洁率98~99%、破碎率0.5~0.7%、发芽率98.37~99%、种子用价96~ 97%。
为了确保种子出苗后的健康成长,优选所述步骤三中人工单次点播的种子 数量为1~3。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固定道式大麦种植方法,种植后除草方便,降低了水分 在地表蒸发量,耕作成本低。在应用时,本发明的固定道技术比平作固定道技 术亩节水25~28立方米,节水率为17~19%,比传统耕作技术亩节水47~50 立方米,节水率为28~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 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所述的固定道式大麦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选择大麦种子:
步骤二,对种植地面进行起垄,其中垄高尺寸为12cm,垄顶宽度为70cm, 垄沟上宽平均为30cm,垄沟下宽平均为23cm;
步骤三,采取人工点播的方式将步骤一准备好的大麦种子在步骤二中的垄 上进行播种,其中播种机的设计行距120mm,播种深度30mm,作业深度3km/h;
步骤四,大麦种植完毕。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选种要求为千粒重45.30g、清洁率98%、破碎率 0.5%、发芽率98.37%、种子用价96%;所述步骤三中人工单次点播的种子数量 为1。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固定道技术比平作固定道技术亩节水25~28立方米,节 水率为17~19%,比传统耕作技术亩节水47~50立方米,节水率为28~30%。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变化如下:
步骤一,选择大麦种子:
步骤二,对种植地面进行起垄,其中垄高尺寸为13cm,垄顶宽度为74cm, 垄沟上宽平均为32cm,垄沟下宽平均为25cm;
步骤三,采取人工点播的方式将步骤一准备好的大麦种子在步骤二中的垄 上进行播种,其中播种机的设计行距120mm,播种深度40mm,作业深度4km/h;
步骤四,大麦种植完毕。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选种要求为千粒重47.36g、清洁率98.52%、破碎 率0.6%、发芽率98.35%、种子用价96.5%;所述步骤三中人工单次点播的种子 数量为2。
其它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变化如下:
步骤一,选择大麦种子:
步骤二,对种植地面进行起垄,其中垄高尺寸为14cm,垄顶宽度为75cm, 垄沟上宽平均为35cm,垄沟下宽平均为2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懋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懋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88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机
- 下一篇:发光装置、背侧光照射装置、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