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板状模型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9628.0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9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葛际江;林杨;张贵才;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杨大兴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洞型 碳酸盐 岩板状 模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板状模型,由两块碳酸盐岩石板之间加胶结材料胶结而成,其特征是,所述的胶结材料是由粒径为0.01微米~1微米的碳酸盐岩粉末与固化剂溶液按照75︰25的质量比均匀混合组成,其中固化剂溶液的主要成分为呋喃树脂加环氧树脂之和占固化剂溶液总量的10%~15%,二者按照质量比1︰1混合,间苯二胺加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之和占固化剂溶液总量的35%~40%,二者按照质量比1︰1混合,余量为丙三醇,上述各组分之和为100%,上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板状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用天然碳酸盐岩雕刻缝洞后再用胶结材料将碳酸盐岩胶结而成,具体按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将取心得到的碳酸盐岩岩心切割为两个对称的长方体,并将两个长方体的表面使用金刚砂磨头打毛,然后使用金刚砂钻头分别在两个碳酸盐岩长方体的对应位置钻洞;
步骤二:在其中一个碳酸盐岩长方体的面上用切割片按照设计的深度、宽度及长度进行缝的制备,对于0.5mm及以上的缝用切割片直接切出;对于宽度小于0.5mm的窄缝选取碳酸盐岩颗粒,将碳酸盐岩颗粒与酚醛树脂按照质量比5︰1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均匀放置于需要填充的缝中,并使用刀片将碳酸盐岩颗粒压实,将碳酸盐岩长方体置于150℃烘箱中加热2小时,待树脂胶结后取出;
步骤三:配制固化剂溶液,取呋喃树脂与环氧树脂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取间苯二胺与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将上述两种混合物与丙三醇混合构成固化剂溶液,其中,呋喃树脂与环氧树脂的混合物占固化剂溶液总量的10%~15%,间苯二胺与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的混合物占固化剂总量的35%~40%,余量为丙三醇,各组分之和为100%,上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步骤四:制备胶结材料,选取粒径为0.01微米~1微米的碳酸盐岩粉末与按步骤三制备的固化剂溶液按照75︰25的质量比混合;
步骤五:将按照步骤四制备的胶结材料均匀的涂抹于事先制备好缝的碳酸盐岩石板上,厚度2mm,在雕刻有缝洞的部位,不涂抹胶结材料,使用碳酸盐岩粉末在胶结材料与碳酸盐岩石板接触面的垂直方向覆盖一层碳酸盐岩粉末,以确保缝洞中流体的所有接触面均为碳酸盐岩;然后将两块碳酸盐岩石板对齐粘合在一起,使用夹子将两板固定,并置于80℃烘箱中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96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