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染料废水中刚果红镍铝水滑石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29764.X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9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30;C02F1/28;C02F101/38;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染料 水中 刚果 红镍铝水 滑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染料废水中刚果红镍铝水滑石制备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染料生产的发展,调查表明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染料超过70万吨,其中的2%直接进入水体以废水的形式排出,染料废水成分复杂,水质变化大、色度深、浓度大,处理困难,尤其染料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刚果红。
刚果红,化学名为:二苯基-4,4’-二(偶氮-2-)-1-氨基萘-4-磺酸钠,分子式为C32H22N6Na2O6S2,为棕红色粉末,溶于水呈黄红色,溶于醇呈橙色。用于作为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为3.5到5.2,碱态为红色,酸态为蓝紫色。用于诊断淀粉样病变,注射后1小时内自血浆排出不超过40%,尿中排泄也不显著者为正常,如血浆中排出超过60%,尿中排出仍不显著者则可能有淀粉样病变。如尿中有大量刚果红,表示可能有肾小管脂肪性病变或类似病变。在染料废水中含有的刚果红存在着致癌、损害未出生婴儿的危险,因此探索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对于吸附染料废水中刚果红的处理方法对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吸附法、絮凝法、臭氧氧化法等,其中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去除污染物,吸附剂是多孔性物质,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一般是利用活性炭为吸附剂进行吸附。絮凝法是向废水中加入一定的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的作用,使原溶于水的或呈细微状态而不易沉降、过滤的污染物,集结成较大颗粒,以便分离的方法。臭氧氧化法是氧化剂以臭氧为主,臭氧对绝大多数染料的脱色效果较好,无二次污染。
目前,水滑石的合成方法还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共沉淀法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染料废水中刚果红镍铝水滑石制备方法,实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费用低且脱色率高等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吸附染料废水中刚果红镍铝水滑石制备方法,其方法为:
(1)首先称取0.009mol磷酸镍、0.003mol硝酸铝稀释在80mL含有0.04mol尿素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1h;
(2)倒入水热反应后在条件为100℃~150℃下反应12~14h,冷却后温度达到室温下即可;
(3)用乙醇除去离子并用水清洗数次,在60℃下干燥6~8h;
(4)将得到的样品在沸炉中于500℃~600℃下煅烧2~4h,开温速率为2℃/min;
(5)煅烧后投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乙酸乙醇溶液中浸泡12~24h;
(6)浸泡后于恒温炉中在温度为105℃下烘干即可得到镍铝水滑石。
所述的乙酸乙醇溶液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0.1~0.5mol/L。
一种吸附染料废水中刚果红镍铝水滑石的应用方法在于:
先取10~20L染料废水进行检测,测得其色度为15~20,pH为10~15,将染料废水放到器皿中,然后将镍铝水滑石用纱布包裹三层后放入装有染料废水的器皿中,进行搅拌2~4min,再沉淀3~5min,可见包裹镍铝水滑石的纱布由白色变为黄红色,再对水滑石吸附后的废水进行检测,测得其色度为5~6,pH为7~7.5,吸附率在95%以上。
本发明的显著优势在于:
(1)采用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改变其表面结构,增加吸附性能及表面极性,在废水中对有机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达到净化的效果。
(2)水滑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在合成水滑石的同时吸附净化刚果石的染料废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吸附染料废水中刚果红镍铝水滑石制备方法,其方法在于:
首先称取0.009mol磷酸镍、0.003mol硝酸铝稀释在80mL含有0.04mol尿素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1h;倒入水热反应后在条件为100℃~150℃下反应12~14h,冷却后温度达到室温下即可;用乙醇除去离子并用水清洗数次,在60℃下干燥6~8h;将得到的样品在沸炉中于500℃~600℃下煅烧2~4h,开温速率为2℃/min;煅烧后投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乙酸乙醇溶液中浸泡12~24h;浸泡后于恒温炉中在温度为105℃下烘干即可得到镍铝水滑石。
所述的乙酸乙醇溶液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0.1~0.5mol/L。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97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