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厌氧池中水解酸化过程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29765.4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1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厌氧池中 水解 酸化 过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厌氧池水解酸化的方法,属于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的利用以及处理在生活中已经是越来越关键。水是可再生资源,但是,长期被人为的严重污染,水的自净能力下降,水的再生和再利用效率降低。水处理成为必不可少的生产阶段。其中,污水处理,在水处理领域涉及最为广泛和常见,现如今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厌氧池处理污水较为有效。厌氧池是污水处理中一个关键性构筑物,是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处理污水,一般分为厌氧反应四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产甲烷阶段。但是水解酸化过程,在以往的污水处理阶段,不够完善,使得在产乙酸及产甲烷阶段中,水解处理工艺流程残留污水未处理成分较多,导致整个处理工艺流程相较对污水的处理效率过低,水质洁净度较低。目前,提高处理效率的方法有:提高反应条件温度、调节内部反应条件的pH等。但不够全面,处理效率不能显著提高。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方法来改进上述处理工艺的缺陷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的厌氧水解酸化过程中,处理速度慢、水质净化率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水解酸化速度快、处理彻底的促进改良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水解酸化过程的方法,具体为:
(1)、预先对消化池内环境进行调节,调至适宜性酸碱度;
(2)、再向消化池中投加硫代硫酸钠,并搅拌,控制在绝对厌氧状态,电极电动势控制在-75ev—-15ev;
(3)、随后向消化池中加入乙醇,继续发酵;
(4)、向池中引入污水,控制绝对厌氧状态,并向池中投加氢氧化钠,调节pH,用以梯度升温,高温处理。
所述的促进厌氧池中水解酸化的方法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加碱调节、第二步是加硫代硫酸钠,并搅拌调节消化池,保持厌氧、第三步是加入乙醇发酵、第四步是引入污水进行,并投加氢氧化钠,调节pH,并高温条件处理。
所述的第一步骤向消化池中通入厌氧污泥,并加入碱,调节消化池pH在7.2-7.8。
所述的第二步骤投加硫代硫酸钠,并用搅拌器搅拌污泥,控制绝对厌氧状态。
所述的第三步骤向消化池中投加乙醇,消化池发酵。
所述的第四步骤将污水通入池中,控制绝对厌氧状态,并投加氢氧化钠,调节pH,再用以梯度升温进行高温条件处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预先调节消化池中环境条件,随后将厌氧污泥通入池中,投加碳酸钠,调节污泥消化池,再向池中投加硫代硫酸钠,并搅拌,控制消化池内反应条件为厌氧状态;消化池静置三天,后加入乙醇,然后继续发酵三天,最后可以通污水入池,控制绝对厌氧状态,并不断投加氢氧化钠,调节pH,并伴以梯度升温,进行高温处理。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先将厌氧污泥通入池中,加入碱,调节池中pH,再加入硫代硫酸钠,随后再加乙醇入池发酵,随后引入污水进行处理,伴以投加氢氧化钠,调节pH,同时以梯度升温,进行高温污水处理,速率更快。
本发明具有的显著优势在于:1、加碱入厌氧污泥消化池,控制pH,使池内反应稳定高效,再向池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伴以搅拌,保持绝对厌氧环境;2、加入乙醇发酵,使池内污泥活性更高,引入污水后,不断投加氢氧化钠,并以梯度升温,高温条件下,pH环境稳定,污泥活性高,反应速率快,对于污水,处理更加快捷用时更短,对污水的厌氧水解酸化处理更加彻底。
具体实施方案
一种促进水解酸化过程的方法,方法为:
1、预先对消化池内环境进行调节,投加碱,调至适宜性酸碱度;
2、再向消化池中投加硫代硫酸钠,并用搅拌器搅拌,伴以投加硫代硫酸钠,控制在绝对厌氧状态,电极电动势控制在-75ev—-15ev;
3、消化池静置3-5天,随后向消化池中加入乙醇,继续发酵3-5天;
4、最后可向池中引入污水,控制绝对厌氧状态,并不断向池中投加氢氧化钠,调节pH至7.2-7.8,用以梯度升温至50-55℃,消化池高温条件下对污水进行高处理。
实例1将某一水源地污水分别同时接入普通厌氧池和本发明改进的厌氧池,污水SS为205g/L。经普通厌氧池处理后污水SS为30g/L,处理时间为12h,经改进后厌氧池处理后污水SS为13g/L,处理时间为10h。比较发现,经发明改进后的厌氧池消化非溶解性聚合物转化率提高,速率增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97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