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接口状态侦测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0822.0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8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君伟;游超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群迈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李艳霞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接口 状态 侦测 系统 方法 | ||
一种耳机接口状态侦测系统与方法。该系统运行于手持式电子装置中,包括多个功能模块。利用这些功能模块,该系统可以在附件插入耳机接口一定预设时间后,侦测hook键的状态;当hook键为按压状态时,侦测耳机侦测引脚的电平信息;当耳机侦测引脚的电平信息为低电平时,设置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上的麦克风为使用3段式耳机通话时的声音采集麦克风,并显示耳机符号于显示屏中以提示用户3段式耳机插入;当耳机侦测引脚的电平信息为高电平时,显示耳机符号于显示屏中以提示用户音源线插入并使能hook键事件。通过本发明可以准确侦测音源线的插入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接口状态侦测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其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例如,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连接外部设备(如耳机和音响)播放音乐。目前最常见的耳机有两种结构,采用4段式插针结构的4段式耳机和采用3段式插针结构的3段式耳机。所述4段式耳机从左到右依次是左声道插针L、右声道插针R、麦克插针MIC及接地插针GND。所述的3段式耳机是没有麦克插针MIC的耳机,其结构从左至右依次是左声道插针L、右声道插针R及接地插针GND。
目前手持式电子装置通过侦测自带的耳机侦测引脚的电平变化来判断耳机的插拔。但是常常无法准确侦测与音响相连的音源线的插拔。所述音源线的结构与3段式耳机的结构一致。在音源线插入耳机接口时,由于所述音源线没有内部阻抗,或者各个厂家的音响内部阻抗都不同,导致所述耳机侦测引脚的电平信息不一定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从而出现手持式电子装置的耳机接口侦测不到所述音源线的插拔情况,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对于上述问题的一般处理方式是在持式电子装置内部的硬件电路中加入下拉电阻,但此时会增加硬件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耳机接口状态侦测系统,可以准确侦测音源线的插入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耳机接口状态侦测方法。
一种耳机接口状态侦测系统,运行于手持式电子装置中,该系统包括:第一侦测模块,用于在附件插入耳机接口一定预设时间后,侦测hook键的状态;第二侦测模块,用于当hook键为按压状态时,侦测耳机侦测引脚的电平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当耳机侦测引脚的电平信息为低电平时,设置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上的麦克风为使用3段式耳机通话时的声音采集麦克风,并显示耳机符号于显示屏中以提示用户3段式耳机插入;提示模块,用于当耳机侦测引脚的电平信息为高电平时,显示耳机符号于显示屏中以提示用户音源线插入并使能hook键事件。
一种耳机接口状态侦测方法,应用于手持式电子装置中,该方法包括:第一侦测步骤,在附件插入耳机接口一定预设时间后,侦测hook键的状态;第二侦测步骤,当hook键为按压状态时,侦测耳机侦测引脚的电平信息;处理步骤,当耳机侦测引脚的电平信息为低电平时,设置所述手持式电子装置上的麦克风为使用3段式耳机通话时的声音采集麦克风,并显示耳机符号于显示屏中以提示用户3段式耳机插入;第一提示步骤,当耳机侦测引脚的电平信息为高电平时,显示耳机符号于显示屏中以提示用户音源线插入并使能hook键事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的耳机接口状态侦测系统及方法,可以侦测各种耳机和音源线的插入,并将所述插入事件上报给系统,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耳机接口状态侦测系统较佳实施例的运行环境图。
图2是3段式耳机和4段式耳机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耳机接口状态侦测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耳机接口结构和耳机设计原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手持式电子装置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群迈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群迈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0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