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定自动化单相电能表流水线的交流电压试验核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0991.4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7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玲;何毓函;翟晓卉;张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定 自动化 单相 电能表 流水线 交流 电压 试验 核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定自动化单相电能表流水线的交流电压试验核查装置。
背景技术
耐压仪属于测量器具,主要用于电力企业之间、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电表、采集器、终端等设备测试的仪器,而标准耐压测试仪及其核查装置又是衡量电表、采集器、终端等设备耐压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现场测试工作准确无误地顺利开展,交流电压试验核查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际和国内还没有测试耐压仪准确的测量器具,国家电网对电表的可靠性检测的准确性要求,对交流耐压仪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全国自动化流水线的运用为交流电压试验核查装置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交流电压试验是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596-2012规定的检定项目,检定装置在试验时必须提供2kV或4kV的交流试验电压,试验时间为1min,对于人工逐只检验电能表的交流电压项目,可以很容易判断并完成试验,但是对规模性多表位自动化检定单相智能电能表流水线系统,规程要求每一表位均应满足规定的试验要求,在对电能表自动进行交流电压试验时,则很难判断是否所有表位均提供了试验电压,目前国际和国内还没有类似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当前对多表位单相智能电能表做交流电压试验的装置进行核查,提供了一种检定自动化单相电能表流水线的交流电压试验核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定自动化单相电能表流水线的交流电压试验核查装置,它包括一个绝缘外壳;绝缘外壳与其内部都通过接线端子连接;其中,绝缘外壳内部包括,对高压输入信号采样的电阻分压取样电路,其输出信号传送至计量检测单元对采样电压进行计量,所述计量检测单元通过SPI接口与MCU单元进行通讯,所述计量值在MCU单元控制的显示模块上显示;电源及其管理单元为MCU单元和计量检测单元供电。
MCU单元还与红外通讯单元、存储单元、按键操作单元以及扩展单元相连。
所述电阻分压采样电路,由电路中串联的多个300K电阻组成。
电源及其管理单元采用线性稳压电源芯片RP130N501D,在芯片RP130N501D的接地引脚加上一个反向二极管。
所述交流电压试验核查装置的外形结构大小与单相智能电能表大小一致。
所述交流电压试验核查装置的测试电压范围为1000~5000V。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首次实现了对多表位单相智能电能表做交流电压试验的装置进行了核查,测量电压范围宽,装置测量准确度高;
(2)试验数据通过存储器用事件记录下来,事件包含试验时的时间、最大电压值、持续时间;
(3)装置供电简单、采用电池供电,功耗小,大约为6mA,能够记录1万次以上核查试验;
(4)装置设计轻便,简洁,易于流水线系统自动接线、测试、存储并读取数据,提高了交流电压试验的效率,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耐压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阻分压采样电路;
图3为本发明的计量检测单元电路;
图4为本发明的电源电路;
图5a)为本发明的红外发送单元
图5b)为本发明的红外接收单元;
图6为本发明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模拟单相电能表结构示意图;
图中,A为本发明交流电压试验核查装置,B为交流耐压仪;C为交流耐压仪高压侧输出端,D为交流耐压仪低压侧输出端,a、b、c、d、e和f均为交流电压试验核查装置的强电端子,g、h、i、j、k和l均为交流电压试验核查装置的弱电端子,1为高压信号输入,2为电阻分压取样电路,3为计量检测单元,4为MCU单元,5为红外通讯单元,6为显示模块,7为存储单元,8为按键操作单元,9为扩展单元,10为电源及其管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09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