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变化导热式的电路板模块及其电路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1062.5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1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 导热 电路板 模块 及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相变化导热式的电路板模 块及其电路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与笔记本电脑,在微型化的趋势下, 整体的封装模块堆栈密度越来越高。因此,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而 所消耗的功率也越来越大,以至于电子产品在运作时会产生很多热能,从 而增加电子产品的温度。据此,为了减少电子产品因为温度过高而致使电 子产品的可靠度下降,通常于电路板上设计铜柱作为电子组件的散热路 径。
然而,上述设有铜柱的电路板所具备的散热效率已逐渐不敷使用,因 此,如何提升电路板的散热效率已成为业内研发的主要课题之一。于是, 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失可改善,故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 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相变化导热式的电路板模块及其电路板 结构,其能有效地提升电路板结构的散热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相变化导热式的电路板模块,包括:一电路板 结构,包含:一板件,其具有两板面及至少一信号传输线路,且该板件形 成有一容置槽;及一导热件,包含:一封闭状的热管,其内设有一工作流 体,该热管设置于该容置槽内且未突伸出该板件的该两板面,该热管与该 容置槽之间留有一空隙;及一未包含玻璃纤维的树脂,其填充于该热管与 该容置槽之间的该空隙,且该树脂大致无间隙地相连于该热管与该容置 槽,而该热管与该信号传输线路呈彼此电性隔绝;一发热件,其抵接于该 电路板结构的导热件,且该热管邻近于该发热件的部位定义为一吸热端 部;以及一冷却件,其抵接于该电路板结构的导热件,且该热管邻近于该 冷却件的部位定义为一放热端部;其中,该吸热端部内的工作流体呈液相 且用以吸收该发热件所产生的热能而蒸发成气相工作流体,以使该热管内 产生局部高压,驱使该气相工作流体流向该放热端部;该气相工作流体能 于该放热端部受该冷却件的冷却而凝结成液相工作流体,并回流至该吸热 端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路板结构,包括:一板件,其具有两板面 及至少一信号传输线路,且该板件形成有一容置槽;以及一导热件,包含: 一封闭状的热管,其内设有一工作流体,该热管设置于该容置槽内且未突 伸出该板件的该两板面,该热管与该容置槽之间留有一空隙,而该热管定 义有一吸热端部及一放热端部;及一未包含玻璃纤维的树脂,其填充于该 热管与该容置槽之间的该空隙,且该树脂大致无间隙地相连于该热管与该 容置槽,而该热管与该信号传输线路呈彼此电性隔绝;其中,该吸热端部 内的工作流体呈液相且用以吸收热能而蒸发成气相工作流体,以使该热管 内产生局部高压,驱使该气相工作流体流向该放热端部;该气相工作流体 能于该放热端部受冷却而凝结成液相工作流体,并回流至该吸热端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相变化导热式的电路板模块及其电 路板结构,其使发热件所产生的热能经由埋置于电路板结构内的热管而能 快速地传递到冷却件,进而提升电路板结构的散热效率。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 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 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相变化导热式的电路板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沿B-B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路板结构制造方法的步骤S101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路板结构制造方法的步骤S103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路板结构制造方法的步骤S105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路板结构制造方法的步骤S107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路板结构制造方法的步骤S109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电路板结构另一实施态样的示意图。
图10为对应于图7的电路板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对应于图7的电路板模块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0沿C-C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电路板模块另一实施态样的示意图。
图14为对应于图8的电路板模块的示意图。
[图的符号简单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先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1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制电路板的短槽孔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橡筋机的橡筋带定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