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存变频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1423.6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7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谢修鑫;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F13/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仓山区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吕元辉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存 变频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存变频领域,具体为涉及一种内存变频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内存(DDR)运行时对频率高低对功耗影响很大,为了使系统功耗做到最优,内存常常要按照实际带宽要求设置内存频率,即进行内存变频。
但由于LCD显示器的显示原理是需要定时对内存进行刷新,同时由于现在LCD的分辨率比较大,所以对内存的带宽要求比较高,因此如果在刷新过程中,由于内存变频使得数据终止,LCD就会出现显示异常。
目前的公开技术中提出了利用LCD显示器的消隐期进行内存变频,如公开号为103761152A的专利所述,便不会对LCD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有影响。
但该方法仍有如下问题:在针对不同的屏幕的时候,即使采用了在消隐期进行内存变频的方法,还是会出现显示的异常,并且,随着电子产品屏幕分辨率越来越大,也使得上述问题越来越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存变频的方法,解决在消隐期进行内存变频还存在显示异常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存变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显示屏的消隐期内对内存进行变频,在内存变频所需的时间大于消隐期时间时,降低显示屏的消隐期内的显示数据传输时钟频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在内存变频结束后或显示屏消隐期结束后,恢复显示数据传输时钟频率至降低前的显示数据传输时钟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降低显示屏的消隐期内的显示数据传输时钟频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内存变频所需的时间,计算降低后的显示数据传输时钟频率,并降低显示数据传输时钟频率至计算出的显示数据传输时钟频率。
进一步地,在对内存进行变频前,进行预处理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操作为暂停相关设备对内存的访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内存变频的系统,包括处理器、内存和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内存变频模块、计算模块、时钟频率调频模块;内存变频模块在显示屏的消隐期对内存进行变频,计算模块计算内存的所需变频时间和显示屏的消隐期时间;时钟频率调频模块用于当内存变频所需时间大于消隐期时间,降低显示屏的消隐期内的显示数据传输时钟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时钟频率调频模块还包括频率恢复子模块,频率恢复子模块用于在内存变频结束后或显示屏消隐期结束后,恢复显示数据传输时钟频率至降低前的显示数据传输时钟频率。
进一步地,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内存变频所需的时间,计算降低后的显示数据传输时钟频率,时钟频率调频模块用于降低显示数据传输时钟频率至计算出的显示数据传输时钟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预处理模块,预处理模块用于在内存进行变频前,进行预处理操作。
进一步地,预处理模块用于暂停相关设备对内存的访问。
相对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改变显示数据传输时钟频率的方法,增大了消隐期的时间,给内存变频提供更多的时间,从而解决了变频时仍然会显示异常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在消隐期变频的时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消隐期结束时恢复DCLK的时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内存变频结束时恢复DCLK的时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模块连接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处理器;
11、计算模块;
12、内存模块;
13、时钟频率调频模块;
131、频率恢复子模块;
14、预处理模块;
2、内存;
3、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存变频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上,用于解决在内存变频出现的显示异常的问题。其中,处理器可以为CPU、MCU等具有处理功能的器件;显示屏可以为LCD、LED、CRT等多种显示屏;内存可以为SDRAM、DDR SDRAM、RDRAM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1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系统测温测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旋流聚结气液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