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编码单元、可携式电子装置和按键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1660.2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6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政斌;庄宗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08;H03M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编码 单元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按键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音频编码单元的 可携式电子装置和按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通信以及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可携式电子装置日 益受到人们的依赖,例如,智能手机(Smartphone)、平板(Pad)或个人 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品。 在不可或缺的情况下,电子装置的轻薄短小以及功能性则同时备受需求。 许多集成各种多媒体、通信、照相等等功能于一体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成为 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
在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越来越多的状况下,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能对 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操作,而目前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大多使用触控屏幕来 进行控制。因此,也开始衍生出许多实际应用上会碰到的问题,例如使用 者在仅能空出单手、使用者的手有油污或潮湿、甚至是使用者带着手套的 状况,将会对用户在通过触控屏幕操作可携式电子装置时产生不方便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音频编码单元 以及处理单元。音频编码单元包括按键检测器以及缓存器。处理单元耦接 于音频编码单元,缓存器耦接于按键检测器。按键检测器用于在按键检测 时间内依次检测按键单元所产生的多个按键信号。缓存器用于依次记录在 按键检测时间内按键检测器所检测的所述按键信号。处理单元用于识别缓 存器记录的所述按键信号并产生相对应的控制指令以供控制可携式电子 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按键控制方法,适用于设置可携式电子 装置的音频编码单元。该按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按键检测 时间内检测按键单元所产生的多个按键信号;接着,依次记录在按键检测 时间内所检测的按键信号;最后,将依次记录在按键检测时间内的按键信 号,提供给处理单元进行比对识别并产生相对应的控制指令以供控制可携 式电子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音频编码单元。音频编码单元包括按键 检测器以及缓存器,缓存器耦接于按键检测器。按键检测单元用于在检测 时间内检测按键单元所产生的多个按键信号。缓存器用于依次记录在按键 检测时间内按键检测器所检测的按键信号,以提供处理单元进行比对识 别,并产生相对应的控制指令。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提出的音频编码单元、按键控制系统 及其方法,能够按照用户对耳机麦克风的按键单元操作的按键顺序作为操 作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指令,以对应执行用户所需执行的应用程序。因此, 即使是使用者在单手、使用者的手有油污或潮湿、甚至是使用者带着手套 的状况下也能够轻易地操作可携式电子装置,并大幅提升操作的方便性。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考以下有关本发明 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这些说明与附图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与耳机麦克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键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音频编码单元接收按键信号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音频编码单元接收按键信号的示意 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键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将参考附图来更充分地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示出了某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的概念可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 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确切地说,提供 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使得本发明为详尽的和完整的,且将向本领域技术 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概念的范围。在所有附图中,可为了清楚而夸大层和 区的大小以及相对大小。类似的标号始终表示类似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16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