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透水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1757.3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狄升贯;高志伟;王鑫;王新岐;王朝辉;苑红凯;赵娟娟;曾伟;周骊巍;李明剑;高立鑫;张国梁;段晓沛;葛娟;代景旺;李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14/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05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透水 沥青 混凝土 路面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提高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透水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消除传统沥青路面积水严重、实现土地自由呼吸、维持地下水位,透水路面在我国城市道路中得到大量应用,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大量工程表明,其在透水方面起到一定的透水作用。但是目前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是从混凝土级配着手,未见采用透水性材料对透水路面进行改进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透水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透水性能的方法,形成该路面的沥青混凝土矿料由矿粉、石屑、级配碎石和改性沥青组成,该方法采用透水性材料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替代部分矿粉。
所述海泡石和所述蛭石的粒径与被替代的矿粉的粒径相同。
该方法为采用透水性材料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替代20%~90%的矿粉。
所述海泡石和所述蛭石的配比是:1:0.5~1。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透水性材料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替代传统路面沥青混凝土矿料中的部分矿粉,克服了传统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提高透水性仅从混凝土级配着手的局限性,从拌和混凝土材料本身出发,采用透水性能较好的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替代矿粉,能够更好的实现透水性沥青混凝土的透水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现有路面的沥青混凝土矿料由矿粉、石屑、级配碎石和改性沥青组成,本实施例采用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替代现有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配料中的90%矿粉,海泡石和蛭石的配比为:1:1,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的粒径≤0.075mm,与被替代的矿粉的粒径相同。
实施例2:
现有路面的沥青混凝土矿料由矿粉、石屑、级配碎石和改性沥青组成,本实施例采用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替代现有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配料中的20%矿粉,海泡石和蛭石的配比为:1:0.5,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的粒径≤0.075mm,与被替代的矿粉的粒径相同。
实施例3:
现有路面的沥青混凝土矿料由矿粉、石屑、级配碎石和改性沥青组成,本实施例采用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替代现有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配料中的55%矿粉,海泡石和蛭石的配比为:1:0.75,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的粒径≤0.075mm,与被替代的矿粉的粒径相同。
实施例4:
现有路面的沥青混凝土矿料由矿粉、石屑、级配碎石和改性沥青组成,本实施例采用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替代现有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配料中的32.5%矿粉,海泡石和蛭石的配比为:1:0.625,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的粒径≤0.075mm,与被替代的矿粉的粒径相同。
实施例5:
现有路面的沥青混凝土矿料由矿粉、石屑、级配碎石和改性沥青组成,本实施例采用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替代现有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配料中的72.5%矿粉,海泡石和蛭石的配比为:1:0.875,海泡石和蛭石的混合料粉的粒径≤0.075mm,与被替代的矿粉的粒径相同。
对实施例1~5获得的改性沥青混凝土进行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10℃)、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并与现有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做对比分析,所用透水沥青混凝土级配及试验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透水沥青混凝土矿料合成级配
表2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试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改进的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均可以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技术要求,表明可以采用此方法对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透水性能进行改进。
为了对比现有透水沥青混凝土与采用此法改性的透水沥青混凝土进行了透水性能测试,其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透水沥青混凝土渗水试验结果
从表3可看出,采用此方法的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渗透系数明显较高,表明其渗透性能较好。
尽管上面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现有的具体实施方式,现有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17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菱镁水泥复合发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