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的计费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1770.9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0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史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4 | 分类号: | H04L1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孟桂超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计费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的计费方法,包括:当用户通过网络进行业务时,确定当前时间处于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得所述用户对应的剩余流量值以及所述业务流量门限值;在所述业务流量门限值大于所述剩余流量值时,将所述业务的流量不计费。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流量的计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量的计费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2G时代,中国的移动市场业务基本上是语音一统天下;随着3G网络的引进,用户的数据业务比重逐步增加。随着4G时代的来临,无线通信网络为各类移动互联业务提供了“高速通道”。在部分业务使用中,例如视频业务,流量在短时间内很容易达到数百兆字节。
目前,流量计费系统在对用户流量计费时,根据当前用户所使用而定实际流量进行计费,而对于刚转到4G业务的小流量用户来说,由于以前使用习惯的限制,其购买的套餐中包含数据流量往往偏小,远远不能满足4G业务的需求,那么,就会产生较多的数据流量费用,导致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流量的计费方法及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的计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用户通过网络进行业务时,确定当前时间处于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得所述用户对应的剩余流量值以及业务流量门限值;当所述剩余流量值小于所述业务流量门限值时,将所述业务的流量不计费。
进一步地,所述获得所述用户对应的剩余流量值以及业务流量门限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剩余流量值大于所述业务流量门限值时,将所述业务的流量按照现有策略计费。
进一步地,所述当用户通过网络进行业务时,确定当前时间处于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包括:当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网络进行所述业务时,确定所述当前时间为所述用户当前开通所述网络的第i个月,其中,i为正整数;根据所述用户的签约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时间门限值;当i小于等于所述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
进一步地,所述获得所述业务流量门限值,包括:将所述业务的流量预设值确定为所述业务流量门限值;或,将所述业务所属的业务平台下发的业务实际流量值确定为所述业务流量门限值;或,在当前网络负载未超过网络负载门限时,将所述业务的流量预设值确定为所述业务流量门限值;或,在所述用户当月使用的业务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业务的流量预设值确定为所述业务流量门限值;或,在所述用户当月已免费流量值小于免费流量门限时,将所述业务的流量预设值确定为所述业务流量门限值;或,当所述用户签约信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发生改变时,将所述业务的流量预设值确定为所述业务流量门限值。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业务的流量不计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用户的终端发送流量提示信息,所述流量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述业务的流量不计费。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业务的流量不计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保存所述业务的业务信息及所述业务的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向所述用户的终端发送所述用户对应的当前流量总值、当前计费流量值、当前免费流量总值及业务详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流量的计费装置,所述流量的计费装置包括:时间确定单元、流量获得单元及计费单元;其中,所述时间确定单元,用于当用户通过网络进行业务时,确定当前时间处于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流量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用户对应的剩余流量值以及业务流量门限值;所述计费单元,用于在当所述剩余流量值小于所述业务流量门限值时,将所述业务的流量不计费。
进一步地,所述计费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剩余流量值大于所述业务流量门限值时,将所述业务的流量按照现有策略计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17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