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低糖樱桃果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3831.5 | 申请日: | 2014-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5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静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低糖 樱桃 果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微波低糖樱桃果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樱桃又名莺、桃楔荆桃、含桃、朱樱、乐桃、表桃、梅桃、荆桃、崖蜜等,香港粤语叫做“车厘子”;据说黄莺特别喜好啄食这种果子,因而名为“莺桃”。樱桃属于蔷薇科樱桃属(Ceraras)植物,温带落叶果树;樱桃成熟期早,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誉。我国作为果树栽培的樱桃有中国樱桃、甜樱桃、酸樱桃和毛樱桃4种。樱桃色泽红艳光洁,玲珑如玛瑙宝石一样,大如弹丸,小似珠玑,水汪汪,亮晶晶,非常诱人。既可鲜食,又可腌制或作为其他菜肴食品的点缀,备受青睐。
樱桃不仅色泽艳丽,而且味道甘美、营养丰富。它既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也含有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铁的含量,每百克高达5.9毫克,比苹果、桔子、梨高20至30倍,维生素A的含量比苹果、桔子、葡萄高4至5倍,居各种水果之首。所以食用樱桃具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及防癌的功效,樱桃还有药用价值,其根、枝、叶、核、鲜果皆可入药,能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具有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作用,对贫血患者有一定补益。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樱桃有补中益气,祛风湿、解毒等多种药效;主治病后体虚气弱、水谷痢、止泄精、气短心悸、倦怠食少、咽干口渴、及风湿腰腿疼痛、四肢不仁、关节屈伸不利、冻疮、透疹等病症。
樱桃系季节性生长的水果,不耐贮藏,多用于鲜食,深加工产品较少,对樱桃原料进行深加工,可提供品种多样、食用方便的各种食品,进而可提高产品附加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微波低糖樱桃果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1mm~1m微波,能瞬间穿透被加热的樱桃物料,产生的高频振荡将樱桃物料瞬间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内外受热均匀,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樱桃物料的原有风味,膨化时形成许多细小孔隙,提高了渗糖速度,且解决了新鲜樱桃不易贮藏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微波低糖樱桃果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了原料清洗、硬化护色、漂洗沥干、微波浸糖、冷却干燥包装工艺流程; 其中,第一步、原料清洗:选成熟度一致的樱桃,清洗、去核,去核时不得破坏果实完整,不使果肉破碎;第二步、硬化护色:将去核樱桃浸于0.5%CaCl2、0.3%Na2SO3、1%NaClHE3.5%和KH2PO4混合液中浸泡8h;第三步、漂洗沥干:将樱桃捞出反复清洗、沥干;第四步、微波浸糖:用胶体磨将0.5%CMC-Na溶液、35%白砂糖、15%葡萄糖、0.2%柠檬酸均质细化,加入樱桃块的微波专业盘中,采用1mm~1m微波处理20min,静置15min,再次微波处理10min,静置15min,第三次微波处理10min,静置15min,50℃~60℃烘干6h,即为成品。
本发明采用微波处理的樱桃果脯,具有内部组织疏松、渗糖速度快,所制得的低糖樱桃果脯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益气、祛风湿、透疹、解毒等多种药效。产品具有良好的营养与保健功能;经济效益良好,操作简单,便于实施,而且在贮藏性等方面也有良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原料清洗:选成熟度一致、果形完整的樱桃,去除过熟、未熟、破烂、虫柱果实,清洗、去核,去核时不得破坏果实完整,不使果肉破碎;
2、硬化护色:将樱桃块浸于0.5%CaCl2、0.3%Na2SO3、1%NaClHE3.5%和KH2PO4混合液中浸泡8h,其中,氯化钙器=起硬化作用,亚硫酸钠用于防褐变,氯化钠有利于糖液和羧甲基纤维素渗入果肉,改善果肉的透明度,磷酸二氢钾可提高凝胶强度;
3、漂洗沥干:将硬化处理后的樱桃捞出反复清洗、沥干水分;
4、微波浸糖:用胶体磨将0.5%CMC-Na溶液、35%白砂糖、15%葡萄糖、0.2%柠檬酸均质细化,加入樱桃的微波专业盘中,采用1mm~1m微波处理20min,静置15min,再次微波处理10min,静置15min,第三次微波处理10min,静置15min;
5、冷却干燥包装:将微波处理的果脯冷却后,置于50℃~60℃的烘干箱内烘干6h,使其水分降至18%~20%时,包装即为成品。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静,未经李晓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3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