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铝合金卡箍器械海岛饮水提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33920.X 申请日: 2014-10-12
公开(公告)号: CN104310616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8
发明(设计)人: 张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 张志雄
主分类号: C02F9/02 分类号: C02F9/02;C02F1/44;B01D61/06;C08L77/06;C08K13/04;C08K7/14;F04D13/04;C02F103/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碳化硅 铝合金 器械 海岛 饮水 提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量传送设备领域,国际专利分类为C02F,具体涉及反渗透海岛淡水提取系统中关于能量回收设备的一种碳化硅铝合金卡箍器械海岛饮水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填海造岛,为当代海洋经济之首举,早期海水淡化采用蒸馏法,如多级闪蒸技术,能耗在9.0kWh/m3,20世纪70年代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投入应用,从80年代初以前建成的多数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过程能耗6.0kWh/m3,其最主要的改进是将处理后的高压浓盐水的能量有效回收利用。 

当今世界在海水淡化领域液体能量回收利用的压力交换器主要有以下两种: 

1.传统的活塞液压缸结构类似柱塞泵,优点是工作液体介质与废弃高压液体不直接接触,最高效率可达95%,缺点液压缸结构的活塞以及活塞杆自身都有很大的摩擦功耗,特别是活塞杆的往复密封技术最难达到理想效果,实际效率往往低于90%,特别是摩擦损耗导致设备停机频繁、维护费用高。专利号:2010102952.2,于2010年7月21日公布的我国发明专利:用于海水淡化系统的差动式能量回收装置及方法,就属于传统活塞液压缸结构;

2.其它形式——国际上对海水淡化投入较早的其它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美国、荷兰、瑞典、挪威以及丹麦等,都未能在压力交换方面获得理想、完美结构,其实际交换效率也都没有超过75%的,且配套工程庞大,外来电器驱动和切换阀门等控制元件过多导致意外事故频繁发生,最终导致大幅度增大设备投资和日常管理维护等额外费用;

3.最新应用的水泵水轮机,虽然在能量回收关键技术上具备诸多优点,但因其水泵叶轮与水轮机转轮处于同轴结构,导致启动功率大,而且还容易发生启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卡箍接离合轴交换器作为关键技术,可将原本要废弃的高压液体能量再次转换利用,具备显著节能的获取淡水方法。 

一种碳化硅铝合金卡箍器械海岛饮水提取方法,包括海底过滤器、低压水泵、低压泵电机、预处理装置、卡箍接离合轴交换器、反渗透膜组件、活性碳吸附罐以及饮用水储存罐,所述的海底过滤器与所述的低压水泵之间有低压泵吸管连接,所述的低压水泵输入轴连接着所述的低压泵电机,所述的低压水泵与所述的预处理装置之间有低压泵排管连接,所述的预处理装置与所述的卡箍接离合轴交换器的卡箍吸入接口之间有低压管路连接,所述的卡箍接离合轴交换器的六角孔输入轴外端固定连接着变频电机输出端;所述的卡箍接离合轴交换器的卡箍排出接口与所述的反渗透膜组件前腔的高压进口之间连接有高压管路,所述的反渗透膜组件后腔的淡化水出口依次连接着所述的活性碳吸附罐和所述的饮用水储存罐;所述的低压泵吸管上串联有垂直止回阀,所述的低压管路上串联有水平止回阀;所述的卡箍接离合轴交换器的卡箍回压接口与所述的反渗透膜组件前腔的截留水出口之间连接有回压管路,所述的卡箍接离合轴交换器的卡箍排泄接口处有排泄管路; 所述的反渗透膜组件前腔在所述的高压进口与所述的截留水出口之间有导流隔板;所述的卡箍接离合轴交换器整体还包括卡箍接壳体、六角泵轴、水机六齿轴、水机转轮、水泵叶轮、水泵轴承、水机轴承、卡箍泵端盖和卡箍机端盖以及成对组装由两组螺栓螺母紧固的排出下半卡箍和排出上半卡箍、成对组装由两组螺栓螺母紧固的排泄下半卡箍和排泄上半卡箍、成对组装由两组螺栓螺母紧固的吸入卡箍下半和吸入卡箍上半和成对组装由两组螺栓螺母紧固的回压右半卡箍和回压左半卡箍;所述的六角泵轴下端的挡肩端轴表面与所述的水机六齿轴上端面凹孔侧的六个离合孔斜弧面之间都有棘轮六齿圆棒; 

所述的挡肩端轴表面和所述的离合孔斜弧面表面均有一层厚度为0.4至0.6毫米的铝合金硬质耐腐材料,所述的水泵轴承和所述的水机轴承整体材质均为碳化硅陶瓷,所述的棘轮六齿圆棒为复合46尼龙,该复合46尼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所构成:尼龙46树脂:86—88、玻璃纤维:3—5、抗老化剂:0.02—0.04、耐磨剂:0.7—0.9、固化剂:3—5、增韧剂:2—4,余量为阻燃剂或抗静电剂;

作为改进:获取淡水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所述的棘轮六齿圆棒制作:

(一)、取尼龙46树脂颗粒料放入容器中加热至238-22°C,使其熔成液态状;

(二)、在液态状的尼龙46树脂中加入玻璃纤维、抗老化剂、耐磨剂、增韧剂、阻燃剂或抗静电剂;

(三)、将加入上述助剂的液态尼龙倒入反应釜中再次加热并抽真空至283-282Pa(帕斯卡),将液态状的尼龙46树脂中水分去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雄,未经张志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39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