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润滑脂中绿色基础油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5152.1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敏;许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飞天油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05/36 | 分类号: | C10M105/36;C10M177/00;C10N50/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艾中兰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脂 绿色 基础油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润滑脂中绿色基础油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减少轮轨摩擦方面主要采用润滑技术。但随着火车的提速,路况复杂程度的提高,原有的润滑脂渐渐不能满足新工况的需求。润滑脂是一种可塑性的润滑剂,兼具有液体与固体润滑剂的特点,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阻尼减震能力,较低的蒸发速度,爬行倾向小等特点,可满足高速火车轮缘与铁轨的润滑要求。润滑脂主要由稠化剂、基础油、添加剂三部分构成。传统润滑脂中所用的基础油大部分是矿物油,但其存在生物降解能力差,对环境造成较大大污染等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润滑脂中绿色基础油的合成方法,增强其生物降解能力,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润滑脂中绿色基础油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装有温度计、分水器、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原料、催化剂、带水剂,混合均匀,得混合液;
所述原料为饱和一元醇和脂肪族二元羧酸,且两者摩尔比为1.5-3.0:1;
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其质量百分比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0.8-2%;
所述带水剂为石油醚,其质量百分比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5-25%;
(2)将步骤(1)中所述混合液用加热装置加热,反应温度为100-140℃,反应时间为30-120min,反应过程中用分水器不断将水分出,至反应结束时停止,得反应后液体;
(3)将步骤(2)中所述反应后液体冷却至室温,用饱和NaHCO3中和,再用等体积饱和食盐水洗涤2-3次,得中性液体;
(4)将步骤(3)中所述中性液体减压蒸馏去除带水剂、过量的饱和一元醇,收集214℃时馏分,即得所述绿色基础油。
优选的,步骤(1)所述饱和一元醇为戊醇或己醇或辛醇。
优选的,步骤(1)所述脂肪族二元羧酸为戊二酸或己二酸或壬二酸或癸二酸。
优选的,步骤(1)所述饱和一元醇和脂肪族二元羧酸的摩尔比为1.8-2.0:1。
优选的,步骤(1)所述对甲苯磺酸的质量百分比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1.5%;
优选的,步骤(1)所述石油醚的质量百分比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5-20%。
优选的,步骤(2)所述反应温度为120-130℃。
优选的,步骤(2)所述反应时间为60-90min。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方法中所用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为固体催化剂,与传统酯化催化剂硫酸相比对设备无腐蚀、使用量小、酯化率高、保护环境;所用带水剂石油醚污染小、带水效果好;
(2)本发明所制得的基础油生物降解性能好,其生物降解率达到78.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在装有温度计、分水器、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原料:戊醇和戊二酸,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带水剂:石油醚,混合均匀,得混合液;所述戊醇和戊二酸的摩尔比为1.5:1;对甲苯磺酸的质量百分比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0.8%;所述石油醚的质量百分比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5%。
将上述混合液用加热装置加热,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过程中用分水器不断将水分出,至反应结束时停止;反应液体冷却至室温,用饱和NaHCO3中和,再用等体积饱和食盐水洗涤2-3次;之后,减压蒸馏去除带水剂、过量的芳香醇,收集214℃时馏分,即得所述绿色基础油。经生物降解试验检测,所得绿色基础油的生物降解率达到36.1%。
实施例2。
在装有温度计、分水器、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原料:戊醇和己二酸,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带水剂:石油醚,混合均匀,得混合液;所述戊醇和己二酸的摩尔比为1.8:1;对甲苯磺酸的质量百分比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2%;所述石油醚的质量百分比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飞天油脂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飞天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5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立管预埋件装置组成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变容式抓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