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含氟双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5912.9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1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饶建波;杨鹄;严莎;李庆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39/367 | 分类号: | C07C39/367;C07C37/20;C08G5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含氟双酚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含氟双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氟里昂问世以来,有机氟化学一直表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含氟化合物几乎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到20世纪的50~60年代由于更多的民用产品如含氟药物,农药及含氟材料的出现将有机氟化学研究推向了前沿领域。
近年来,含氟药物不断问世,如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氟哌酸等。在医药化学领域,向有机分子中引入氟原子是开发新的抗癌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消炎药物等的重要方向。在现代农作物保护方面,含氟农用化学品已广泛用作除草剂、杀虫剂以及杀菌剂等。
含氟化合物在医药化学中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作为麻醉剂。Fluoroxene(2,2,2-三氟乙基乙烯基醚)是第一个被用于人类的含氟麻醉剂,它的成功使用导致了氟化物在麻醉学领域的“氟革命”。随后,人们还开发了许多其他的含氟麻醉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含氟双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型含氟双酚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公开的上述含氟双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一步反应,五氟乙基-对三氟甲基-苯丙酮与苯酚在Lewis酸催化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上述新型含氟双酚化合物,其反应机理如下: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型含氟双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五氟乙基-对三氟甲基-苯丙酮的重量为基准,将100重量份的五氟乙基-对三氟甲基-苯丙酮与50~200重量份的苯酚及5~15重量份的Lewis酸混合;以甲苯、四氢呋喃、或者乙醚为溶剂,加热温度为80~120℃进行缩合反应,反应5~8小时,采用薄板色谱检测,对反应后的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苯酚得到粗产品,粗产物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4∶1)中进行重结晶,得到纯化的上述含氟双酚化合物。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型含氟双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上述Lewis酸为甲基磺酸、对甲基磺酸、三氟甲磺酸、三氟乙酸、盐酸、发烟硫酸、硝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型含氟双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2)作为含氟材料的单体原料,合成含氟环氧树脂和其他含氟高分子材料,应用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改进或调整,这些等价形式同样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称取100重量份的五氟乙基-对三氟甲基-苯丙酮,100重量份的苯酚、10重量份的盐酸、100体积份的甲苯、依次加入到反应瓶中,加热到80℃,反应5小时,薄板色谱检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苯酚、溶剂等物质。
将粗产物倒入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乙醇和水的比例为2∶1,进行重结晶,得到结晶产物,收率为95.2%。
红外光谱检测,在3450cm-1处有一宽吸收峰,为反应物中的羟基;1100cm-1处有一吸收峰,为C-F键的吸收峰,
1H NMR(400MHz,MeOD)δppm 7.41(d,2H),7.05(d,2H),6.95(d,4H),6.69(d,4H),4.9(s,2H)
实施例2:
称取100重量份的五氟乙基-对三氟甲基-苯丙酮,150重量份的苯酚、12重量份的盐酸、100体积份的甲苯、依次加入到反应瓶中,加热到80℃,反应6小时,薄板色谱检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苯酚、溶剂等物质。
将粗产物倒入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乙醇和水的比例为3∶1,进行重结晶,得到结晶产物,收率为96.2%。
红外光谱检测,在3450cm-1处有一宽吸收峰,为反应物中的羟基;1100cm-1处有一吸收峰,为C-F键的吸收峰,
1H NMR(400MHz,MeOD)δppm 7.42(d,2H),7.03(d,2H),6.96(d,4H),6.67(d,4H),5.1(s,2H)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5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壳体用铣夹具
- 下一篇:一种钢料支撑结构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