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细观组构模拟的岩石蠕变性质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5994.7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0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东;张玉;俞然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3/28 | 分类号: | G01N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组构 模拟 岩石 性质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细观组构模拟的岩石蠕变性质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是地下工程的世纪,国内外地下水电站、大型矿山巷道、地下铁道、过江隧道、地下石油储备洞库等,都在大规模兴建,而这些岩体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对于工程安全至关重要。实际上,岩石的变形并不是开挖完成后瞬间产生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变化的,甚至在有些破碎围岩中,蠕变变形远远大于瞬时变形。岩石的蠕变是指岩石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应变随时间增长而增大的性质。因此,岩石的蠕变性质对于工程稳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于多矿物组成岩石蠕变性质的研究是一个难点,大多是基于实验室的小试块蠕变试验,尺寸一般在20cm以下。由于尺寸效应的影响,实验室小试块蠕变试验的试验结果很难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真实岩石的矿物组成大多十分复杂,多由几种矿物组成,即使对于同种岩性的岩石,由于地域不同,年代不同,其矿物组成也差异很大,从而影响到其蠕变性质也有差异。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细观组构模拟的岩石蠕变性质预测方法。该发法先通过试验得到每种单矿物岩石的蠕变性质,再根据岩石中各种矿物组成的比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到多矿物岩石整体蠕变力学性质,有望在工程岩体蠕变变形预测方面取得较好地结果。
目前国内相关岩石蠕变性质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如下:
1、《岩石蠕变模型的比较与修正》一文介绍了一种岩石蠕变模型预测实验曲线的方法(参见《实验力学》2008年第1期,作者:李成波,等),该方法对三种岩石在不同的应力下进行了蠕变实验,并将实验蠕变曲线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用于模型参数的反演,第二部分用于模型预测数据的检验;但该方法只能预测岩石小试块的蠕变曲线,无法对大尺度的工程岩体蠕变性质进行预测;
2、《刚性承压板下深部岩体压缩蠕变参数反演》一文介绍了一种通过现场大型刚性承压板压缩蠕变试验研究岩体蠕变性质的方法(参见《岩土力学》2009年第3期,作者:杨文东,等),该方法采用直径1米的圆型刚性承压板在水电站坝区的岩体表面施加持续的压缩荷载,研究现场岩体的蠕变性质,该方法的试验尺度较实验室试块更大,但也局限于只能反映实验工程的局部区域的蠕变力学性质,并且耗资巨大;
3、《高应力岩石蠕变与细观试验研究》一文介绍了一种利用CT实时成像系统记录岩石蠕变过程中裂纹扩展破坏来推测岩石蠕变性质的方法(参见江西理工大学硕士论文,作者翟有经),试方法仅适用于实验室小试块试验,也难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4、《锦屏大理岩蠕变损伤演化细观力学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介绍了一种采用二维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PFC2D)对岩石的蠕变损伤和断裂的力学机制的分析方法(参见《岩土力学》2013年第12期,作者:孙金山,等),该方法从细观力学角度研究了岩样蠕变损伤过程中,其内部微裂纹扩展造成岩样蠕变破裂的方法,但是没有考虑岩石多种矿物成分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细观组构模拟的岩石蠕变性质预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基于细观组构模拟的岩石蠕变性质预测方法,步骤如下:
(1)、多矿物岩样矿物成分及矿物比例鉴定
(2)、各单矿物岩样制备
(3)、各单矿物岩样分别进行蠕变试验
(4)、建立单矿物岩样的蠕变模型
(5)、反演获得单矿物岩样的蠕变参数
(6)、多矿物岩样按矿物比例的随机几何建模
(7)、多矿物岩样的蠕变性质计算预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以单矿物岩石的蠕变性质及矿物比例为基础,计算获得多矿物岩石的蠕变性质,可以模拟实际工程岩体的实际矿物组成情况,不仅限于实验室尺度;
2、该发明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水电、交通、能源、矿山等领域的多矿物岩体力学性能研究,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细观组构模拟的岩石蠕变性质预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蠕变曲线性质示意图;
图3为广义Kelvin模型示意图;
图4为西原模型示意图;
图5为多矿物岩石的网格单元随机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基于细观组构模拟的岩石蠕变性质预测方法,步骤如下:
1、多矿物岩样矿物成分及矿物比例鉴定,具体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5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活动房屋的房体
- 下一篇:金属复合真空隔热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