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机械强度锰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6101.0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斯贝尔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省晶石磁性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强度 铁氧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性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机械强度锰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MnZn铁氧体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自动化和智能化仪表、汽车电子、照明等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产量和使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在用工紧缺的情况下,自动化生产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这就对产品的机械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现有锰锌铁氧体的制备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制备高机械强度锰锌铁氧体的方法。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机械强度锰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主料依次经一次砂磨、预烧、二次砂磨、造粒、成型和烧结得到锰锌铁氧体,所述主料的组成为:50~55mol%Fe2O3,35~43mol%MnO,余下为ZnO,其特点在于,在二次砂磨时,按主料的总质量计,掺入0.02~0.40wt%的MoO3,且成型后的半成品铺在同等材料的磁片上进行烧结。
进一步,二次砂磨时,按主料的总质量计,还掺入CaCO3:0.02~0.1wt%;Nb2O5: 0.02~0.05 wt%;CoO3:0~0.03 wt%;ZrO2:0.02~0.40 w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二次砂磨时掺入0.02~0.40wt%的MoO3,并且成型后的半成品不直接铺在承烧板上,而是铺在同等材料的磁片上进行烧结,能显著提高锰锌铁氧体的机械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同等材料的磁片”是指其组成成分与所述高机械强度锰锌铁氧体的组成成分相同的磁片。
现有锰锌铁氧体的制备过程一般如下:
(1)主料按50-55mol% Fe2O3,35-43mol% MnO,余下为ZnO,称取,将主料用砂磨机进行一次砂磨,时间约30分钟;
(2)然后按主料的10wt%加入浓度为8~9wt%的PVA溶液,搅拌,喷雾干燥制成颗粒;
(3)步骤(2)所得颗粒再送入回转窑,在850-980℃下进行预烧;
(4)预烧后的颗粒用砂磨机进行二次砂磨,平均粒径控制在0.7~1微米,在二次砂磨时,按主料的总质量计,一般根据需要掺入CaCO3:0.02~0.1wt%;Nb2O5: 0.02~0.05 wt%;CoO3:0~0.03 wt%;ZrO2:0.02~0.40 wt%;
(5)二次砂磨的粒径达到要求后,喷雾造粒,制成40-160目的成品颗粒粉料;
(6)步骤(5)的粉料成型,所得半成品再铺在承烧板上,送入气氛炉中在1340-1380℃下进行烧结。
本发明对现有锰锌铁氧体的制备进行改进时,发现在其它工艺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在二次砂磨时按主料的总质量计掺入0.02~0.40wt%的MoO3,并且成型后的半成品不直接铺在承烧板上,而是铺在同等材料的磁片上进行烧结,能显著提高锰锌铁氧体的机械强度。
实施例1
制备过程如上,其中,主料按50mol% Fe2O3,40mol% MnO,余下为ZnO称取;二次砂磨时,掺入MoO3:0.2%、CaCO3:0.1wt%、Nb2O5:0.03wt%、ZrO2:0.02wt%;并且半成品是铺在同等材料的磁片上进行烧结。
在其它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进行以下对比实验:
对比例1
制备过程如上,其中,主料按50mol% Fe2O3,40mol% MnO,余下为ZnO称取;二次砂磨时,掺入CaCO3:0.1wt%、Nb2O5:0.03wt%、ZrO2:0.02wt%;并且半成品铺在同等材料的磁片上进行烧结。
对比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斯贝尔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省晶石磁性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斯贝尔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省晶石磁性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6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