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6868.3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3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巴宁;郑安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侯来旺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牛 固态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菌培养基,具体涉及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
背景技术
樟芝Antrodia camphorata 又称牛樟芝或牛樟菇,研究发现樟芝成分复杂,含有很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保肝、抗癌、解毒、消炎等生理活性,对食物中毒等危急病症具有神奇的疗效。三萜类化合物是樟芝子实体中含有的成分,也是樟芝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之一,可抑制癌细胞生成,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多糖也具有抗肿瘤活性,还具有抗菌、抗病毒、保肝、降血糖、平喘、提高动物对缺氧的耐受性及降低血粘度等作用。
牛樟芝只生长在台湾的保育树种牛樟木上,为台湾特有菇类,野生樟芝的培养方式是一种固态培养,生长周期长,因此,樟芝的人工培养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目前,人工樟芝的培养方法包括许多,主要的几种为椴木培养、固态培养及液态培养法。其中液态培养是目前最为成熟的一种培养方法,其培养周期短,但是其培养产物活性成分与野生樟芝存在明显的差异。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樟芝固态培养方法,可模拟野生樟芝的培养条件,代谢产物或培养产物的种类及含量等均与野生樟芝相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沉水樟木屑 25%-50%,
碳源 0.5%-5%,
氮源 0.05%-0.5%,
酵母 0.1%-5%,
PH调节剂 0.5%-2%,
琼脂 8%-15%,
小米 35%-50%,
二次蒸馏水 20%-40%。
优选的,所述的沉水樟木屑的含水量为50-60%。
优选的,所述的碳源选自玉米粉、葡萄糖或蛋白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氮源选自柠檬酸铵、氯化铵、硫酸铵、麸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的葡萄的重量份之比为2%;所述的氮源为重量比为(1-3):(0.5-2)的硫酸铵及麸皮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的固态培养基中的装量为1L的三角瓶中装有95-115g基质。
优选的,所述的PH调节剂选自盐酸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培养基的PH为6-7。
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固态培养基进行樟芝菌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活化:将在4℃保存的樟芝菌接种于加富PDA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活化的樟芝菌株;
(2)将步骤(1)中活化的樟芝菌株接种于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得到樟芝菌发酵液;
(3)将步骤(2)中培养后的樟芝菌发酵液接入固态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樟芝菌固态发酵产物。
优选的,步骤(1)中的培养时间为5-8d,培养温度为25-28℃。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时间为3-5d,培养温度为25-28℃;步骤(3)中所述的培养时间为20-25d,培养温度为25-2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点:
1.研究显示,樟芝菌丝体培养的最适条件为:PH为6-7,最适碳源为2%的葡萄糖,最适氮源为0.2%的柠檬酸铵或硫酸铵、麸皮的混合物,沉水樟木屑的含水量为59%左右,在对樟芝菌进行固态发酵培养时,装料量的大小对其发酵培养影响较大,而在1L的三角瓶中装量为105g左右时,三萜类化合物产量最高,因此,本发明按照上述研究结果要将各组分按一定重量比组成樟芝菌的培养基,利于樟芝菌丝体的发酵及生长。
2.研究显示,培养基初始含水量对樟芝菌固态发酵也会有明显的影响,当含水量过低时,物料干燥,不利于樟芝菌的生长,而含水量过高时,培养基通透性降低,也会影响樟芝菌的生长,为此,本发明中将固态培养基的含水量控制在20%-40%,利于樟芝菌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态培养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沉水樟木屑 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6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樟芝油的高效萃取方法
- 下一篇:用于对车用胶条耐磨层进行耐磨试验的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