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弱筋小麦育种的亲本选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7651.4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1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朱玲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育种 亲本 选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育种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弱筋小麦育种的亲本选配方法。
背景技术
弱筋小麦是指籽粒质软、蛋白质含量低、面筋强度弱、延伸性较好、适宜制作饼干、糕点和南方软质馒头等食品的小麦。根据《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我国只有长江中下游的江淮平原适宜优质弱筋小麦的规模种植,其中江苏省的沿江区域和沿海高沙土区域为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建设的核心区域。因此,培育优质高产弱筋小麦品种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要育种目标。
近10多年来,江苏省淮南麦区的多家科研育种单位采用系统选育、品种间杂交、滚动回交、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诱导等方法先后育成了扬麦9号、宁麦9号、扬麦13、扬辐麦2号、宁麦13、扬麦15等10多个弱筋小麦品种,这些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弱筋小麦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小麦籽粒品质除受自身遗传基因控制外,还受环境以及环境×基因型互作的影响,因此,不同弱筋小麦品种间品质存在一定差异,即使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或不同地点种植,其品质表现也有较大差异。近年来,粮食收购部门或面粉加工企业曾反映有些弱筋小麦品种的品质在年度间和地点间品质表现不一,主要品质指标达不到国家弱筋小麦分类标准。为了解决大面积生产弱筋小麦品种品质稳定性差这一难题,除了推广弱筋小麦标准化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外,最关键的核心应该从育种的第一环节即选配亲本着手以改良弱筋小麦自身品质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江苏淮南麦区弱筋小麦品种选育中资源匮乏以及现有的品种品质稳定性差等缺陷,提供一种在弱筋小麦育种中优良亲本的选配方法。通过本发明能够有目的地创制弱筋小麦新种质或培育弱筋小麦新品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弱筋小麦育种的亲本选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n份农艺性状优良、综合抗性较好的弱筋小麦品种(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成N=n(n-1)/2个杂交组合,n为亲本数目;
2)F1代:每个组合的种子种植一小区,稀植足够的植株,成熟时按组合收获所有的植株,此为F1;
3)F2代:每个F1连同亲本共N+n个基因型,田间按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种植密度同大田生产,田间管理措施同大田栽培,成熟后收获各小区种子F2用于品质测试;
4)测定各样品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同时测定各样品水溶剂保持力;
5)按Griffing方法2模型Ⅰ分析F2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水溶剂保持力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
6)根据各亲本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溶剂保持力的一般配合力大小和杂交组合间特殊配合力大小评价亲本和组合的利用价值。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每个基因型种植5行,行长2米,行距0.25米。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采用近红外分析仪测定各样品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并用Branbender Junior实验磨按AACC 26-50制粉,按AACC 56-10测定各样品水溶剂保持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选择若干份弱筋小麦品种(系)配制半双列杂交,利用亲本和F2代资料研究了与弱筋小麦品质密切相关的两个品质性状,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溶剂保持力的遗传特性,根据各亲本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水溶剂保持力配合力效应值的大小,从而评选出了一般配合力最优亲本。本发明为减少弱筋小麦亲本选配的盲目性以及弱筋小麦亲本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弱筋小麦育种的亲本选配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弱筋小麦育种的亲本选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宁麦9号、宁麦13、宁麦18、生选6号;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扬麦9号、扬麦13、扬麦15、扬麦2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豫麦50和安徽农业大学培育的皖麦48共10个农艺性状优良、综合抗性较好的弱筋小麦品种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成45个杂交组合,一般要求每组合收获的杂交F0的种子数量不低于100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7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绒毛白蜡组培快繁增殖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坛紫菜养殖筏架及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