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BS电控继动阀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8139.1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9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碧巧;燕少德;石庆生;龙元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科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5/18 | 分类号: | B60T1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bs 电控继动阀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控制阀组件,特别涉及一种ABS电控继动阀。
背景技术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全称是Anti-lock Brake System,是一种具有防止车轮抱死、缩短汽车制动距离,减少轮胎磨损,防止汽车跑偏、甩尾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现在国内外大多数的汽车都安装了ABS 装置,使得其车轮安全制动的性能大大提高了。ABS 系统里面的机械部件,基本是采用气动联接的方式,通过改变阀门的开闭,改变制动气室的气压,实现模拟“点刹”防止车轮抱死。目前,现有的ABS电控继动阀均采用气控制气制动,如专利CN202429194 U公开的一种ABS的双通道电控继动阀,该电控继动阀主要是通过气控制气制动的方式进行制动,由于制动气室制动力的变化受机械制动响应时间、及高压气体的传输时间的影响,导致反应时间慢,制动舒适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动准确、反应灵敏的ABS电控继动阀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ABS电控继动阀总成,包括阀体和电磁阀组件,在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以检测制动气室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阀体具有两个主进气口、至少四个出气口及一个排气口,两个所述主进气口分别连接车辆储气筒,四个所述出气口分别连接车辆各制动气室,所述阀体内对称分布有两气室,一个所述气室分别与一个主进气口、两个出气口和排气口相连通,所述气室内设有可控制主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与否的阀门,所述气室设有可与阀门顶靠的主控活塞,所述阀门受控于与阀体联接的电磁阀组。
进一步,所述阀体内具有控制阀门动作的控制气口,所述电磁阀组控制控制气口与主进气口连通与否,所述电磁阀组包括两根进气动铁芯和两根排气动铁芯。
进一步,所述阀体还具有一与控制气口相连通的备压气口,所述备压气口与一备压阀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阀体还设有中央控制器接口和制动信号传输器接口。
进一步,所述阀体还设有摩擦传感器接口和轮速传感器接口。
有益效果:本发明ABS电控继动阀总成接收到制动信号后,通过电磁阀组控制阀体内部阀门工作,并通过内部逻辑运算方法和门限值控制实现增压、保压、减压的工作状态,适应各种工况,由于采用电控气制动车辆,对驾驶员的脚踏反应更加灵敏,对制动性能的判断更加准确,能够更加迅速的实现制动,消除了机械制动响应时间慢,制动舒适性差等缺点,同时增加了压力传感器,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测算出制动气室压力,对制动气室压力的判断更加准确及时,能够更加迅速的实现制动;本发明还通过在阀体上设置备压气口,当电回路损坏时,通过备压气口通入高压气可使车辆恢复原车制动,相当于EBS系统不参与制动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磁阀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一种ABS电控继动阀总成,包括阀体1和电磁阀组件,在阀体1内设有用以检测制动气室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阀体1具有两个主进气口11、四个出气口12及一个排气口13,两个主进气口11分别连接车辆储气筒,四个出气口12分别连接车辆各制动气室,阀体1内对称分布有两气室2,一个气室2分别与一个主进气口11、两个出气口12和排气口13相连通,气室2内设有可控制主进气口11与出气口12连通与否的阀门,气室2设有可与阀门顶靠的主控活塞3,阀门受控于与阀体1联接的电磁阀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阀体1内具有控制阀门动作的控制气口,电磁阀组控制控制气口与主进气口11连通与否,电磁阀组包括两根进气动铁芯M1、M2和两根排气动铁芯M3、M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阀体1还具有一与控制气口相连通的备压气口14,备压气口14与一备压阀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科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科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8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