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烯烃催化剂母液的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8220.X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6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罗继红;周继东;刘莹;单薇;李守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7/00 | 分类号: | C07C7/00;C07C7/04;C01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11218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催化剂 母液 分离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聚烯烃催化剂母液的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分馏塔、第二分馏塔、第三分馏塔、第一分馏塔冷凝器、进料换热器和第二分馏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分馏塔前设置有冷冻设备和固液分离设备;
冷冻设备依次连接固液分离设备、第一分馏塔冷凝器、进料换热器后连接第一分馏塔;第一分馏塔顶部出口管线连接第一分馏塔冷凝器后管线分成两支,一支连接第一分馏塔上部,另一支连接第二分馏塔;第一分馏塔底部出口管线连接第三分馏塔;
第二分馏塔顶部出口管线连接第二分馏塔冷凝器后管线分成两支,一支连接第二分馏塔上部,一支送出界外;
第二分馏塔底部出口管线和第三分馏塔底部出口管线合并后连接进料换热器后与冷冻设备进口管线合并;第三分馏塔顶部出口管线连接第一分馏塔再沸器后管线分成两支,一支连接第三分馏塔上部,一支送出界外;
第一分馏塔底部的另一支出口管线连接第一分馏塔再沸器后返回第一分馏塔下部;第二分馏塔底部的另一支出口管线连接第二分馏塔再沸器后返回第二分馏塔下部;第三分馏塔底部的另一支出口管线连接第三分馏塔再沸器后返回第三分馏塔下部。
2.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催化剂母液的分离装置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将催化剂母液送入冷冻设备,在低温下将催化剂母液中的高沸物凝固,通过液固分离设备进行固液分离;
(2)分离得到的含少量高沸物的烃溶剂四氯化钛液滤液经换热加热至40-80℃后进入第一分馏塔,塔顶气相冷凝后,部分返回第一分馏塔顶部,其余送入第二分馏塔;第一分馏塔塔底物流送入第三分馏塔;
(3)第二分馏塔塔顶气相冷凝后一部分作为回流,一部分作为产品采出;
(4)第三分馏塔塔顶气相采出精制的四氯化钛,冷凝后一部分作为回流,一部分作为产品采出;第三分馏塔塔底物料与第二分馏塔塔底物料合并后,经进料换热器换热后返回冷冻设备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烯烃催化剂母液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分馏塔塔再沸器的热源为第三分馏塔塔顶的四氯化钛蒸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烯烃催化剂母液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第一分馏塔塔顶气相冷凝后,30%~80%的液相物料返回第一分馏塔顶部,其余的20%~70%的气相或气液两相送入第二分馏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烯烃催化剂母液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冻设备的操作温度为-20~0℃,操作压力为105~200Kpa。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烯烃催化剂母液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分馏塔为正压操作,操作压力范围在110~200KPa,理论板数为10~50,塔釜温度范围为149~170℃,回流比为0.5~5;
第二分馏塔为微正压操作或在真空操作,操作压力范围在10~105KPa,理论板数为10~40,塔顶温度范围为40~80℃,回流比为1~4;
第三分馏塔的操作压力高于第一分馏塔的操作压力,第三分馏塔的操作压力范围在150~300KPa,理论板数在10~50之间,塔顶温度为157~183℃,回流比为1.2~4。
7.如权利要求2~6之一所述的聚烯烃催化剂母液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烯烃催化剂母液中四氯化钛的含量60-85wt%,烷烃的含量为10-35wt%,氯化烃基钛、脂高沸物的含量为5-1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82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配阻聚剂
- 下一篇:一种合成负载铂粒子的非晶态镍钴合金纳米薄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