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的药物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8463.3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1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峰;关志宇;何雁;罗晓健;刘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04;A61P1/16;A61P1/14;A61P1/10;A61P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4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慢性 胃炎 胆囊炎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具有疏通胆胃,升清降浊的功效,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以及以气滞型的消化不良、便秘、胆石症、高脂血症等疾病。
背景技术
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侵袭等原因,机体中焦升降失枢,湿热交阻,腑气通利失常,可能导致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而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气机紊乱失和,也致使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的患者越来越多。
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腹痛”的范畴,是内科常见且多发的疾病。目前已上市的药品,都是对慢性胆囊炎或慢性胃炎进行分开治疗,缺少对两腑的整合调理,致使治疗周期较长,疗效不够稳定。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从疏通胆胃,升清降浊的联合功效着眼,具有胆胃兼治,相互促进,疗效稳定,副作用小及早期防治等特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方发明人经多年的理论钻研与实践探索,根据中医传统理论,研制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的有效药物组合物,其通过疏通胆胃,升清降浊的整合作用达到治疗效果。本发明以天然药物为原料,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安全、高效,胆胃兼治的特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4–16份,黄芩4–16份,半夏4–16份,
竹茹8–20份,枳实8–16份,陈皮8–16份,
鸡内金6–20份,郁金8–16份,白芍3–10份,
生甘草1–10份。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柴胡6–14份,黄芩6–14份,半夏6–14份,
竹茹8–16份,枳实10–14份,陈皮10–14份,
鸡内金6–16份,郁金10–14份,白芍5–8份,
生甘草4–6份。
更优选地,在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竹茹为8-12份,鸡内金为6-12份。
其中,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为中药原料药的水提取物。
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中,柴胡具有疏利肝胆、行气解郁的功效,黄芩和半夏具有清热除湿的功效,竹茹和陈皮具有和胃降浊的功效,鸡内金、郁金具有消食防滞的功效,枳实具有通腑通便的功效,白芍、甘草具有和中定痛的功效,这些中药通过疏通胆胃,升清降浊的整合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气滞型消化不良、便秘、胆石症、高脂血症等疾病,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特点。全方胆胃同治,升降平衡,治防兼顾。本发明的药效成分配方机理是:疏通胆胃,升清降浊。具体如下:
柴胡——味苦、辛,平,归肝、胆、三焦经,用以疏气解郁,散火泄热,升发清气。
黄芩——味苦,寒,归胆、胃、脾、肺等经,用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
半夏——味辛,温,归胃、脾经,用以燥湿化痰,和中健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竹茹——味甘,凉,归胆、胃、肺经,用以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下气通便。
枳实——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用以破气下痰,消逐宿食,导滞通便。
陈皮——味苦、辛,温,归肺、胃、脾经,用以理气和胃,燥湿化痰。
鸡内金——味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用以消食健胃。
郁金——味辛、苦,寒,归肝、心、肺经,用以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利胆退黄。
白芍——味苦,平,归肝、脾经,用以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缓中止痛,平肝敛阴。
生甘草——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用以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为口服液体或口服固体。其中,口服液体为汤剂或糖浆剂,口服固体为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或滴丸。所述药物组合物中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水等溶剂,羧甲基淀粉纳等崩解剂,蔗糖、阿斯巴甜、各类香精等矫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未经江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84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湿热壅阻型胆囊炎的中药配方
- 下一篇:治肝郁气滞型丙肝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