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生棒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39486.6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6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新生 |
主分类号: | A61F13/20 | 分类号: | A61F1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女性卫生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卫生棒。
背景技术
目前女性经期卫生用品很多品种,国外妇女多采用卫生棉棒。
国内外现有的卫生棉棒的关键部件:吸水棉芯/棉棒、棉芯均由棉花、纸浆纤维或人造纤维制成。因为棉花纤维、人造纤维等呈纤毛或绒毛状,极易脱落,如果妇女经期经常使用,极易导致阴道或子宫内纤毛或绒毛等脱落残留,根据2012年数据显示,目前卫生棉棒惯用者,女性破腹产,子宫内都有卫生棉棒脱落残留的3-8克纤维绒毛。阴道或子宫内棉花纤毛、绒毛等残留,必然增加阴道或宫腔内发生细菌等感染的机会,而且也有可能导致女性痛经。
因为棉花等纤维制成的卫生棉芯只能吸收经血中的水分,不能对于经血中的固定成分,例如血细胞、血浆蛋白质等固定成分有效的吸收,这样一来,必然在阴道或子宫内形成血块,血块是细菌等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如果阴道内血块不能及时清除,必然增加阴道内细菌感染的机会。
因为个人卫生用品市场竞争激烈,各个厂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为了保证卫生棉芯的外观洁白等质量,目前市面上的卫生用品中的棉芯均通过漂白剂、荧光剂等工艺处理,药物残留较多,漂白剂是致癌物质,长期内置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因为棉花纤维等材料性能以及牵引线连接的原因,目前市面上的卫生棉棒产品吸收经血后都呈扁平及沟槽等不规则形状,其与阴道内壁不能很好贴合,女性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经血侧漏、渗漏,导致污染衣物或需要与外用卫生巾配合使用等情况。其产品使用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
国内外一次性使用个人经期用品,主要成分是棉花、塑料、人造纤维制成,每年形成的不可降解性垃圾超过20万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纤毛脱落、吸收效果好,无荧光剂及漂白剂残留,避免渗漏,同时具有环保功能,自然可降解性的卫生棒。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卫生棒,包括棒条状的本体和固装在所述本体上并由本体末端引出的牵引件,所述本体为吸收经血后膨胀呈柱状的压缩改性聚乙烯醇多孔泡沫材料制件。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贯穿所述本体密布若干经血导流孔。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牵引件为拉线。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封装引导件,所述封装引导件包括套装在所述本体外侧的导套,所述导套的前端敞口,末端装有可将所述本体推出导套的推杆。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套的前端设有若干挠性瓣片,所述挠性瓣片向内侧收拢形成球面的头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推杆为中空管,所述拉线穿过所述中空管引出。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本体压缩成片状后卷成圆柱状装在所述导套内。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经血导流孔为圆形孔、椭圆孔、三角形孔、梯形孔、半圆形孔或半椭圆形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卫生棒的主体结构采用压缩改性聚乙烯醇多孔泡沫材料制成,本体具有三维互通的内部空间结构,吸附能力强,较现有技术中的棉质卫生棉棒具有以下优点:
1.经血的整体吸收性。
女性经期时期,由于子宫分泌经血,目前市面上各种吸水棉芯/棉棒均有棉花纤维及人造纤维组成,其性能以吸收水分为主,但是经血内含有大量血细胞等固体物质,这样一来,可能在吸水棉芯/棉棒外形成血块或血块残留。因为血块是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必然增加阴道等感染的机会,也有可能增加痛经。
本发明的本体由可降解的压缩改性聚乙烯醇多孔泡沫材料组成,配合吸附孔的结构设计吸附效果更佳,使用时经血可整体、实时吸入本体,避免经血聚集,本发明具备经血整体吸收的性能,从而避免了上述可能出现的问题。
2.无荧光剂及漂白剂残留。
因为现有的吸水棉芯/棉棒内含的各种纤维,特别是纸浆纤维,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外观质量等,目前市面上的卫生用品都通过荧光剂、漂白剂处理,药物残留较多,荧光剂、漂白剂是致癌物质。本发明中的本体采用压缩改性聚乙烯醇多孔泡沫材料,不添加任何荧光剂、漂白剂等药物,保证使用安全性。
3.避免渗漏。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吸经血后都成扁平状,中间因为有牵引线,存在沟槽,存在侧漏、渗漏情况。本发明在吸经血后本体整体呈圆柱体,更好的贴紧阴道表面,完全避免了侧漏等情况的发生。
4.不脱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新生,未经朱新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94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