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轿厢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9815.7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1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屹;陈伟;刘潮喜;刘光来;汤晨;王文娟;梁灵辉;潘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保护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轿厢保护装置。
技术背景
轿厢运行于现场后,由业主就地取材自行对装饰面进行封闭保护,待物业装修期结束再拆装运行。这种方式的安装复杂、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安装精度差、施工周期长,造成扰民等不可控因素;不仅现场施工采用一般的装修工人,无专业的电梯技术知识,其施工的结构和施工方式不合理,会造成其装置本身对电梯装饰产生损害,或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而且现场施工取材,一般都直接采用木材作为主材料,等物业装修期结束后,直接拆下,无法重复利用,没有环保意识,照成资源的浪费。并且因为施工人员为非专业人员,一般施工后只对轿厢的侧壁和底进行了保护,对顶部无法做保护,保护也不全面。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CN 202296659U号公开了一种轿厢安全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轿厢,轿厢的后壁和侧壁均设置有安全气囊,安全气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在危险状况下感应到压力的异常时,安全气囊向轿厢内部打开,其为轿厢内部提供了安全保护措施,大大降低危险状况下带给乘客的安全隐患。但此设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正常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各部件相互交错咬合实现固定,从而避免常规螺丝固定结构方式带来的易对装饰面造成损伤的风险,以及安装不便和效率低下;提供一种轿厢保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结构分为上、中、下三层,其中:下层为地坪处保护结构,中层为腰线处保护结构,上层为顶部处保护结构,所述的地坪处保护结构、腰线处保护结构和顶部处保护结构从下向上依次通过锁扣形式相连,所述的地坪处保护结构、腰线处保护结构和顶部处保护结构分别采用卡扣的形式通过各部件相互交错咬合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的地坪处保护结构、腰线处保护结构和顶部处保护结构各个部件与轿厢之间还设有胶状衬垫,所述的顶部处保护结构的下方还设有照明灯具。
进一步:所述的地坪处保护结构包括两块“凹”字形侧壁、一块倒“凸”字形侧壁、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第三底板,所述的凸”字形侧壁的两端垂直连接在两块“凹”字形侧壁的侧面上,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与一块“凹”字形侧壁相连,所述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第三底板分别连接在“凹”字形侧壁和“凸”字形侧壁的底部。
又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侧板的侧面上开设有长方形凹槽。
又进一步:所述的腰线处保护结构包括第一腰板、第二腰板和第三腰板,第一腰板和第三腰板分别连接在两块“凹”字形侧壁的上方,第二腰板连接在“凸”字形侧壁的上方,所述的第一腰板和第三腰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所述的第二腰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腰板和第三腰板的另一端相连。
又进一步:所述的顶部处保护结构包括中上侧壁保护层和顶部保护层,中上侧壁保护层连接在第一腰板、第二腰板和第三腰板的上方,顶部保护层连接在中上侧壁保护层的上方。
又进一步:所述的中上侧壁保护层是由左、右、前三侧保护板连接组成,左侧和前侧保护板是由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拼接组成,右侧保护板是由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拼接组成。
又进一步:所述的顶部保护层包括两块第一吊板、两块第二吊板和一块第三吊板,第三吊板水平连接在两块第二吊板之间,第二吊板水平连接在两块第一吊板之间。
再进一步:所述的第三吊板底部的四个角上还分别旋转连接有四个卡块。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不仅能够通过各部件相互交错咬合实现固定,避免常规螺丝固定结构方式带来的易对装饰面造成损伤的风险,以及安装不便和效率低下;而且部件背面设计有胶状衬垫,通过胶状衬垫可以有效消化工艺公差,起到减震作用,同时又可避免保护层与装饰面的接触摩擦而破坏装饰面;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环保、美观、物流轻便、安装简易、可重复利用、降低成本等同类装置不可替代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地坪处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腰线处保护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顶部处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地坪处保护结构的零件图。
图6为腰线处保护结构的零件图。
图7为顶部处保护结构的零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98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功率半导体的电子组件
- 下一篇:电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