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板式粘滞阻尼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0078.2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4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强;王豫;曾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圣丰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2/58;E04B1/9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涂三民 |
地址: | 2141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减震装置,本发明尤其是涉及一种插板式粘滞阻尼墙。
背景技术
粘滞阻尼墙是一种由钢板在封闭的高粘度阻尼液(高分子聚合物)中运动,使阻尼液产生剪切变形而产生粘滞阻尼力的阻尼器。具有从小位移到大位移都有效,循环性能好,地震后复位性好等技术特点。通过合理设计可有效地吸收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保护主体结构的安全。该产品不仅适合新建筑的减震设计,也可用于建筑抗震加固和震后修复。
液体粘滞阻尼器分为:圆柱状筒式粘滞阻尼器、液缸式粘滞阻尼墙与粘滞阻尼墙;
圆柱状筒式粘滞阻尼器通过活塞在诸如硅凝胶体等高浓度、高粘滞性的流体内运动并使之变形,进而耗散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达到减震的目的。
粘滞阻尼墙是一种箱式的粘滞阻尼器,在框架结构中应用,有时也起到隔墙的作用,所以称为阻尼墙,其耗能方向是平面方向,它由日本Sumitomo Coustruction创始。
上述两种阻尼器都是在较大开阔的容器内通过流体的局部扰动而产生阻尼耗能。而液缸式粘滞阻尼器则是由其中的流体受到外界扰动流过孔隙(或间隙)而耗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将地震或风载荷输入结构的大部分能量加以吸收和耗散、从而保护主体结构的性能安全的插板式粘滞阻尼墙。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板式粘滞阻尼墙,它包括阻尼力剪切插板、粘滞液承载板和框架,在阻尼力剪切插板上固定有等距机构,在阻尼力剪切插板上开设有螺栓通孔;在前后两块粘滞液承载板的边缘部焊接有框架,前后两块粘滞液承载板之间呈等距设置,在粘滞液承载板上设有粘滞液灌输口,在前后两块粘滞液承载板之间设有粘滞液,所述阻尼力剪切插板从框架的上端部插入前后两块粘滞液承载板之间,在前后两块粘滞液承载板上设有平面限位加固机构。
所述等距机构包括第一互扣式垫片与第二互扣式垫片,第一互扣式垫片与第二互扣式垫片呈互扣配合。
所述平面限位加固机构包括夹层点位垫片、限位垫块、抗剪螺栓与抗剪螺栓端盖,限位垫块通过抗剪螺栓固定在前后两块粘滞液承载板之间,抗剪螺栓穿过所述的螺栓通孔,夹层点位垫片位于其中一块粘滞液承载板的前面,抗剪螺栓端盖位于另一块粘滞液承载板的后面。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不对主体结构附加刚度,有效解决阻尼器初始刚度难以与结构侧向刚度相匹配的问题;
2、采用“柔性耗能”的理念,可减少剪力墙、梁柱配筋的使用数量和构件的截面尺寸,经济性好;
3、粘滞阻尼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受到化学作用和腐蚀作用时,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能;
4、墙体与高粘滞材料的作用面积大,是结构阻尼比可提高到20%以上,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不仅能用于新建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抗风,而且能广泛用于已有土木工程的抗震加固或震后修复工程中;
5、本发明相比其余两种粘滞阻尼器而言,粘滞阻尼墙在结构中可做隔墙,施工完毕后用装修材料封闭在墙内,不影响室内美观。另外在建筑设计中便于室内门窗的设计。
6、本发明具有适用性好且维护费用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插板式粘滞阻尼墙,它包括阻尼力剪切插板1、粘滞液承载板2和框架3,在阻尼力剪切插板1上固定有等距机构,在阻尼力剪切插板1上开设有螺栓通孔1.1;在前后两块粘滞液承载板2的边缘部焊接有框架3,前后两块粘滞液承载板2之间呈等距设置,在粘滞液承载板2上设有粘滞液灌输口2.1,在前后两块粘滞液承载板2之间设有粘滞液,所述阻尼力剪切插板1从框架3的上端部插入前后两块粘滞液承载板2之间,在前后两块粘滞液承载板2上设有平面限位加固机构。
所述等距机构包括第一互扣式垫片4.1与第二互扣式垫片4.2,第一互扣式垫片4.1与第二互扣式垫片4.2呈互扣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圣丰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圣丰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0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