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铰的转体施工称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0161.X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0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升桥;焦亚萌;简方梁;李圣强;张崇斌;魏宇;靳飞;殷晓波;陈万龙;夏晓东;鲍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2 | 分类号: | G01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11321 | 代理人: | 王凝,金凤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体 施工 称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平铰的转体施工称重方法。
背景技术
在跨越运营繁忙的铁路、公路进行桥梁施工时,转体法施工由于对既有线路的运营影响干扰最小,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转体法施工的关键是施工过程中结构的稳定。由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浇筑误差,实际重心与设计重心可能会存在差异,因此为了保证桥梁转动前的拆架过程中的安全和转体过程的顺利进行,在转体前一般必须进行对转体梁称重的操作,该称重操作的主要目的是测量转动梁体的重心位置,从而在必要时进行配重以保证转体梁段重心的位置偏差在安全范围内。
目前,转体梁的转铰形式主要有球铰和平铰两种。球铰的上下转盘的接触面为球面形式,而平铰的上下转盘为平面形式。因为球铰的接触面为球面形式,而当球面发生滑动时,转铰处反力弯矩Mz为固定值,因此球铰的称重比较容易。但是,平铰的称重操作比较复杂,原因在于转铰处反力弯矩Mz与自重偏心荷载分布相关,在实际应用环境中,由于模板偏差以及浇注等原因,自重偏心荷载分布形式是不确定的,所以在目前的平铰转体施工中,对于平铰的转体施工称重操作多为定性的判定,而无法准确的得到偏心值来指导平铰转体施工和配重。但是,相对于球铰来说,平铰具有制造、加工容易,便于运输、安装等特点,适合大吨位的转体施工,因此,找到一种可以准确进行平铰转体施工称重的方法已经成为本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铰的转体施工称重方法,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平铰转体施工的称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平铰的转体施工称重方法,该方法包括:
A、在设置平铰的上、下转盘之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百分表;
B、通过所述百分表测量得到平铰的上平铰两端的压缩量差,并根据所述压缩量差计算平铰处的反力弯矩;
C、根据平铰处的反力弯矩,计算得到转体梁段的偏心值。
较佳的,所述步骤B包括;
读取两个百分表的读数,获取在两个不同时间点上的两个百分表的读数变化量;
根据所述读数变化量计算上转盘发生的转动角度;
根据所述上转盘发生的转动角度计算半圆形形心处变形;
根据所述半圆形形心处变形,计算半圆形形心处的力;
根据上述半圆形形心处的力,计算平铰处的反力弯矩。
较佳的,所述上转盘发生的转动角度的计算公式为:
Δθ=(Δ1-Δ2)/2/D
其中,Δθ为上转盘发生的转动角度;Δ1和Δ2为两个百分表的读数变化量;D为上转盘的半径。
较佳的,所述半圆形形心处变形的计算公式为:
Δh=4R/3π*(Δ1-Δ2)/2/D
其中,Δh为半圆形形心处变形,R为上平铰和下平铰的半径。
较佳的,所述半圆形形心处的力的计算公式为:
ΔF=Δh/H*E*A
其中,ΔF为半圆形形心处的力,H为滑片的原厚度,E为滑片的弹性模量为,A为滑片的总面积。
较佳的,所述平铰处的反力弯矩的计算公式为:
Mz=2*ΔF*4R/3π
其中,Mz为所述平铰处的反力弯矩。
较佳的,所述步骤C包括:
根据平铰处的反力弯矩计算转体梁段偏心弯矩;
根据所述转体梁段偏心弯矩计算得到转体梁段的偏心值。
较佳的,所述转体梁段偏心弯矩的计算公式为:
Mg=Mz+(F1-F2)L
其中,Mg为转体梁段偏心弯矩,F1和F2为转体梁两端的两个刚性支撑反力,且F1>F2;L为转体段主梁转铰中心一侧长度。
较佳的,所述转体梁段的偏心值的计算公式为:
e=Mg/N
其中,e为转体梁段的偏心值,N为转体梁段的重量。
如上可见,通过使用本发明中的平铰的转体施工称重方法,可以实现对平铰转体施工的称重。而且,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平铰的转体施工称重方法操作简单,所需仪器设备少,仅需百分表进行位移测量,施工测量简单。此外,通过上述平铰的转体施工称重方法所得的测量精度也完全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平铰的转体施工称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平铰转体施工称重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平铰的转体施工称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01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