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的润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1049.8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7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敏;许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飞天油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25/28;C10N30/06;C10N30/12;C10N50/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艾中兰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润滑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润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类交通工具,不仅给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而且正经历着蓬勃的发展期,汽车用润滑脂材料不仅要求耐水性、低温性和抗磨性良好,而且需要具有良好的橡胶的相容性和长寿命、耐高温、耐低温性能。
因此,车用润滑脂根据润滑部位的工作环境及温度不同,一般为钙基润滑脂、锂基润滑脂、复合锂基润滑脂或聚脲润滑脂等产品。其中复合钙基润滑脂是最早研制的高滴点润滑脂,是一种耐温、耐压、用途广泛的优良润滑脂,具有很好的机械安定性、胶体安定性和抗水淋性能,但是硬化问题是制约其广泛使用的致命因素,改善硬化问题一直是复合钙基润滑脂研究的主要内容。
为了解决复合钙基润滑脂存在的硬化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试图在复合钙基润滑脂中引入聚脲润滑脂,中国专利CN1364859A公开了在复合钙基润滑脂中引入二聚脲而获得的钙基聚脲润滑脂的方法,然而,制得的钙基聚脲润滑脂的综合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润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汽车的润滑脂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基础油 60-85份,
玻璃微珠 5-13份,
防锈剂 1-3份,
乙二胺 0.5-2份,
十二烷基磺酸钠 0.5-3份,
N,N-二亚水杨酸丙二胺 0.5-1份,
抗氧剂 0.8-1份。
所述基础油为聚α烯烃。
所述防锈剂为氧化石油脂钙皂或十二烯丁二酸胺。
所述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
一种用于汽车的润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基础油60-85份、玻璃微珠5-13份和防锈剂1-3份,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到120-140℃,恒温搅拌1 小时,停止加热 ;
(2)在步骤1的产物中加入抗氧剂0.8-1份和十二烷基磺酸钠0.5-3份,搅拌降温到60℃,加入乙二胺0.5-2份和N,N-二亚水杨酸丙二胺0.5-1份,倒入到油脂捏合机中,捏合至均匀,得到用于汽车的润滑脂材料。
步骤1中所述搅拌速率为300-400转/分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制备的润滑脂材料通过加入玻璃微珠和防锈剂是的润滑脂材料具有更佳的耐磨性能,能适应较恶劣的室外环境,并且本发明的汽车用润滑脂材料不仅有着良好的稳定性,而且有很强的抗磨极压性,在高温高速状态下不会分散油脂,遇水在较长时间内均不乳化变质,相较于传统的润滑脂取得了更佳的高温性、润滑性和抗水性,可以满足汽车中各机械部件的润滑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称取聚α烯烃85kg、玻璃微珠8kg和氧化石油脂钙皂1kg,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到120℃,恒温,以300转/分钟的搅拌速率搅拌1 小时,停止加热 ;
(2)在步骤1的产物中加入2,6-二叔丁基对甲酚0.8kg和十二烷基磺酸钠3kg,搅拌降温到60℃,加入乙二胺0.5kg和N,N-二亚水杨酸丙二胺0.5kg,倒入到油脂捏合机中,捏合至均匀,得到用于汽车的润滑脂材料。
制得用于汽车的润滑脂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1)称取聚α烯烃60kg、玻璃微珠8kg和氧化石油脂钙皂3kg,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到130℃,恒温,以400转/分钟的搅拌速率搅拌1 小时,停止加热 ;
(2)在步骤1的产物中加入2,6-二叔丁基对甲酚1kg和十二烷基磺酸钠0.5kg,搅拌降温到60℃,加入乙二胺2kg和N,N-二亚水杨酸丙二胺1kg,倒入到油脂捏合机中,捏合至均匀,得到用于汽车的润滑脂材料。
制得用于汽车的润滑脂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1)称取聚α烯烃75kg、玻璃微珠13kg和十二烯丁二酸胺2kg,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到140℃,恒温,以350转/分钟的搅拌速率搅拌1 小时,停止加热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飞天油脂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飞天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1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