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荷味杨梅果冻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2021.6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3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王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东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068 | 分类号: | A23L1/068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荷 杨梅 果冻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荷味杨梅果冻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薄荷性凉、味辛,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中医认为,以薄荷为药可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肝郁气滞等病。
英国科学家研究表明,薄荷叶对治疗癌症有特殊的功效。
此外,通过研究还发现,薄荷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对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simlik森林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还对人体中枢神经有保护作用;柠檬是世界上最有药用价值的水果之一,它富含维生素C,B1,B2,钙、磷、铁、柠檬酸、苹果酸等等,对人体十分有利。
杨梅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特色水果,杨梅所含有的丰富酚类物质和花青素是各种营养成分中最胡价值的物质,能起到消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改善循环、抗溃疡、抗炎症等多种药理活性。同时这种物质在不同的加工处理阶段又是最敏感,最易损失的。
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将薄荷柠檬和杨梅相结生产的果冻。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荷味杨梅果冻的加工工艺,能够提供一种口感好,同时又具有薄荷、柠檬与杨梅优点的果冻,且其加工工艺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薄荷味杨梅果冻的加工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A)、薄荷柠檬水的制备:将洗净、沥干的薄荷叶和天然泉水按重量比1:4-6比例投料制成薄荷水,再将柠檬切片搅碎后倒入薄荷水中,加热煮沸,边加热边搅拌,使固形物浸出,再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后得到薄荷柠檬水;
B)、杨梅露的调配:将杨梅放入淡盐水中浸泡后去核取肉, 再按重量比:1:9-11比例加水,大火加热煮开后加入白砂糖得到杨梅露;
C)、薄荷杨梅露的制备:将上述的薄荷柠檬水与杨梅露按重量比4-6:1混合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得到混合液;
D)、薄荷杨梅露的浸渍:将C)中获得的混合液进行浸渍,浸渍温度:50~60℃,浸渍时间:50~60min,得到薄荷杨梅露备用;
E)、将吉利丁片放冷水中浸泡3-5分钟软化后沥干;
F)、将沥干的吉利丁片放入D)中制备的薄荷杨梅露中,再倒入锅中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至吉利丁片融化;
G)、冷却后倒入果冻模具,再放入冰箱冷藏至凝固即可。
优选的,A)中浸出的固形物达到其总量的22.0%以上时,即可起锅,随后再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后得到薄荷柠檬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薄荷味杨梅果冻的加工工艺,提供一种口感好,同时具有薄荷、柠檬与杨梅优点的果冻,且其加工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薄荷味杨梅果冻的加工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A)、薄荷柠檬水的制备:将洗净、沥干的薄荷叶和天然泉水按重量比1:4-6比例投料制成薄荷水,再将柠檬切片搅碎后倒入薄荷水中,加热煮沸,边加热边搅拌,使固形物浸出,再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后得到薄荷柠檬水;
B)、杨梅露的调配:将杨梅放入淡盐水中浸泡后去核取肉, 再按重量比:1:9-11比例加水,大火加热煮开后加入白砂糖得到杨梅露;
C)、薄荷杨梅露的制备:将上述的薄荷柠檬水与杨梅露按重量比4-6:1混合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得到混合液;
D)、薄荷杨梅露的浸渍:将C)中获得的混合液进行浸渍,浸渍温度:50~60℃,浸渍时间:50~60min,得到薄荷杨梅露备用;
E)、将吉利丁片放冷水中浸泡3-5分钟软化后沥干;
F)、将沥干的吉利丁片放入D)中制备的薄荷杨梅露中,再倒入锅中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至吉利丁片融化;
G)、冷却后倒入果冻模具,再放入冰箱冷藏至凝固即可。
其中,A)中浸出的固形物达到其总量的22.0%以上时,即可起锅,随后再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后得到薄荷柠檬水。
本发明薄荷味杨梅果冻的加工工艺,提供一种口感好,同时又具有薄荷、柠檬与杨梅优点的果冻,且其加工工艺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东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东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20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