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机立辊改进型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3997.5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8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贺东峰;陈岩松;侯文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三维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22 | 分类号: | F16C19/22;B21B31/07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改进型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轧机立辊改进型轴承。
背景技术
轧机轴承是冶金设备的重要零件之一,不但工作环境十分恶劣,还要满足高速、重载、大冲击等轧制要求。因此,如何保证轧机轴承的正常工作以及寿命对整个冶金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
圆锥滚子轴承主要承受以径向载荷为主的径向和轴向联合载荷,且载荷能力大、装卸方便,是轧机优先选用的轴承类型。目前,轧机立辊轴承普遍采用两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面对面安装,轴承内圈与轧辊轴固定,外圈与轧辊旋转的结构方式,存在工作环境恶劣,轧制温度高,工作载荷大,轴承与轧辊易于磨损的特点。
现有的轧机立辊轴承安装方式如图1、2所示,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安装在轧辊5内孔且套置在轧辊轴4上,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的内圈3a、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的内圈3b与与轧辊轴固定,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的外圈1a、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的外圈1b随轧辊旋转,轧辊内孔壁中部设置有宽度约为15mm的圆环形止挡3。止挡起轴向固定轧辊的作用,可以通过轴承防止轴向窜动,由于两套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是靠死的,止挡相当于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外隔圈的作用。若止挡在使用中被磨薄,两套圆锥滚子轴承的游隙会变大,将使轴承受力不均,加速磨损,间接影响轧制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机立辊改进型轴承,其既能够使轧辊轴向定位又能够确保轴承游隙在使用中不发生变化,不受止挡尺寸变化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轧机立辊改进型轴承,其包括安装在轧辊内孔且套置在轧辊轴上的两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两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内端面上均设置有与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同轴心的环形凸台,两环形凸台的外端面紧贴,两环形凸台的外壁与圆环形止挡的内壁相贴且二者之间具有0.5mm~1.0mm的缝隙,两环形凸台的内径大于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内端面的内径。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该轧机立辊改进型轴承,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新颖,通过在两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内端面上设置环形凸台,使两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经由环形凸台轴向靠死,既加强了外圈的强度,又为增加滚子长度提供了空间,使轴承的整体承载性能得到加强;两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靠死后,轴承出厂配置的游隙将不受外界尺寸的影响;环形凸台的设置使轧辊的轴向位置固定方式不变,便于外圈拆卸,可以使止挡超差的轧辊得以继续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完全能够满足立辊轴承轧制工作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轧机立辊轴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轧机立辊改进型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改进型轴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止挡;4-轧辊轴;5-轧辊;6-环形凸台;1(a、b)-外圈;2(a、b)-滚子;3(a、b)-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4、5所示,该轧机立辊改进型轴承,其包括安装在轧辊5内孔且套置在轧辊轴4上的两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两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分别为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的内圈3a内端面与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的内圈3b内端面靠死,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的外圈1a、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的外圈1b内端面上均向内延伸形成与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同轴心的环形凸台6,两环形凸台的外端面紧贴,两环形凸台的外壁与圆环形止挡3的内壁相贴且二者之间具有0.5mm~1.0mm的缝隙,两环形凸台的内径大于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内端面的内径,此外圈内端面即为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小直径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三维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三维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3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